讲述人:易新伟(醴陵市伟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醴陵市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秋收之际,满眼金黄。
我的家乡在醴陵市明月镇,那是农业大镇,成片的农田阡陌纵横。这几天,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宛如“撒欢”的“铁牛”,奔跑在田野里,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飞速转动的齿轮卷入“腹中”,谷粒、稻草迅速分离。脱粒后的稻谷,被迅速送往合作社的烘干房里。
秋粮颗粒归仓,是我一年最期盼的时刻。2009年,我从城市回到农村,在田野上磨炼本领。2016年,我成立醴陵市伟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醴陵市伟顺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到今年,合作社种植规模已发展到2880亩,机库棚面积5000多平方米,拥有农机具64台套,实现了水稻从育秧到烘干全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今年,早稻亩产达到500公斤,中稻和晚稻则更高,是一个丰收年。我以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加持,做到科学种田。
种田有个误区,并非肥用得多,地力越壮。肥料用多了,不仅浪费成本,还容易造成土地板结,粮食产量下降。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我通过测土配方,为土地精准“号脉”,地里缺啥就补啥,水稻颗粒饱满,产量稳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对这句话,我有着切身感受。这些年,我投入几百万元购买机械设备,从旋耕机整地、大棚育秧、插秧机插秧、植保无人机灭虫施肥,到收割机收割,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种田不再是全家齐上阵,“面朝黄土背朝天”。我种了2800多亩农田,长期工仅8人,农忙时请20名零工,种地变成了容易事,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
我本身爱学习,舍得钻研,主动拥抱新技术、新设备,曾在第五届“中化农业杯·中国农机手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亚军。“过去人们爱说,‘读不好书,就回家种田!’现在我要对孩子说,‘读不好书,就种不好田’。”
这些年,国家对粮食种植、农机的补贴扶持政策越来越好,我赶上了好时代。加之市镇两级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设施,还派出技术人员一线指导,让种田不再完全“靠天吃饭”,尤其应对干旱和洪涝,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形成解决方案,稳产增产底气更足。
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是我的丰收密码,也是我们的丰收底气。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