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检叨”工作室李家凯(左三)正在调解邻里纠纷。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圆 通讯员/苏文豪 罗兰
“自从有了‘老检叨’,邻里之间吵吵闹闹的现象没有了。”近日,株洲市人民检察院“老检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简称“老检叨”工作室)的成员们如期来到荷塘区石子头社区开展调解工作,居民张大妈感慨地说。
“老检叨”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12月,目前有31名成员,平均年龄71岁。这群老检察官离开工作岗位后挑起了更多社会责任,用他们的智慧和热情,活跃在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社区服务第一线。
“人虽然退了,但责任不能退”
“李书记,你来啦!”“今天村里赶集,必须要来的。”5月30日,67岁退休检察官李家凯组织了20多名法律服务志愿者到渌口区渌口镇均坝村开展送法下乡志愿服务。
李家凯曾是株洲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2017年退休后成为市人民检察院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
“李书记,你退休真是可惜了一身法律知识。你看我们社区人多矛盾也多,能不能在社区发挥发挥余热?”“这个主意好!”在荷塘区石子头社区居委会原主任钟灿的提议下,精通法律又热心的李家凯一口答应。
借助支部力量,李家凯与一群退休的“老检察”和社区党组织携手,联合成立了“老检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7名退休检察官成为首批成员,每月15日为固定接待日。
为提供更好的服务,“老检叨”工作室还将联系方式印发给社区居民,方便他们有事联系。身为“老检叨”工作室首批成员的彭建军第一个把电话填在了联络表上。
“彭老师,您快来,我爸要转钱给陌生人!”这天中午,正在家做饭的彭建军突然接到小区居民电话,她赶紧关掉煤气匆忙赶去。忙活了一个中午,经过彭建军的劝说,终于让老人相信自己是遭遇电信诈骗,避免了财产损失。
“人虽然退了,但思想不能退、责任不能退。”李家凯说,工作室尽管都是离退休人员,但大家积极参与社区的“书香小区”读书会、消防安全演练、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的政策、法律知识送到居民手中。
解决矛盾纠纷的“金字招牌”
不到一年的时间,“老检叨”工作室因为一批有着丰富法律工作经验的退休检察官,很快成为社区居民口口相传的解决矛盾纠纷的“金字招牌”。
今年5月初,家住电力小区的杨奶奶遇到一件烦心事。因为楼上忘关水龙头,导致她家屋顶出现浸水,对方虽口头承诺赔偿修复,一个多月过去了却迟迟未见行动。杨奶奶倍感焦急,只好向“老检叨”工作室寻求帮助。工作室成员王德瑞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前往杨奶奶家,详细查看了漏水现场,评估了损失情况。
为了打开楼上楼下邻居间的“心结”,王德瑞把双方约到了“老检叨”工作室,面对面开展释理说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终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楼上同意安排维修人员进场维修,并赔偿其他财产损失共计2000元。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杨奶奶的“烦心事”也顺利解决了。
“每周三我们都会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每月15日还会邀请辖区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一起对疑难复杂矛盾进行分析研判。”王德瑞介绍,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了30多起居民矛盾,提供了20多次法律服务。
不仅如此,“老检叨”们还主动为周边企业主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渐渐地,社区居民遇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想到向“老检叨”工作室求助,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老检叨”领航“株小检”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案子多、人手少,经常加班加点,但我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8月9日,在市检察院举办的“株检新声·新生营”上,李家凯作为“老检叨”工作室成员代表,为全市28名新入职检察干警上了一堂生动的入职党课。
“从李老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检察人的专业专注,他的思想境界、初心使命、责任担当、成长路径,可亲可敬可学!”青年干警们听完分享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向老党员学习。
类似这样的分享活动还有很多。今年4月,市人民检察院开设“老党员清风谈”系列微党课,先后邀请“老检叨”工作室的退休老党员为青年党员干警传经送宝。
除此之外,“老检叨”们还经常带领市人民检察院“株小检”青年先锋队一起开展活动。
就在刚结束不久的暑假,“老检叨”工作室与“株小检”青年先锋队一起联合石子头社区,组织辖区30余名青少年走进天元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参观办案工作区、观看普法短视频、开展“模拟法庭”等方式开展检察官职业体验。
“老少搭配,干活不累!”退休干警谭益平笑着说,自从加入“老检叨”工作室后,经常和青年干警一起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创新“检察院+工作室+社区”的多向融合模式,将法律服务资源与社区需求深度链接,为社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老检叨”工作室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精神也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如一位社区居民所说:“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