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瓷器搭上好平台,定能大放异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郑建忠(中间白衣服者)向游客介绍德化白瓷。 记者/刘毅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

    虽然已经离开醴陵,回到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可郑建忠的心依然流连在醴陵瓷博会的展会现场。“醴陵瓷博会一届更比一届好,尤其今年市场化水平更高,正从成功的展会走向成熟的会展。”电话中的郑建忠快人快语。

    七届瓷博会

    一届都不落

    国庆假期,记者走进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琳琅满目的非醴陵本地产陶瓷映入眼帘。在一个门帘上方写着“中国白德化瓷”字样的展位里,郑建忠正耐心和游客讲解德化白瓷。

    38岁的郑建忠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曾获“全国陶瓷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身材消瘦,温文尔雅,但说起话来激情澎湃、神采飞扬。

    从艺23年,郑建忠醉心于陶瓷艺术的创作,把文化艺术、审美造型与实用功能三者合一,创作出系列陶瓷作品,曾是德化陶瓷界登上央视舞台的“80后”中最年轻的一位。

    2015年,经当地政府“做媒”,郑建忠与醴陵瓷博会结缘,从此一届不落。

    “醴陵瓷博会已举办了七届,成为陶瓷人及陶瓷爱好者每年的期盼。醴陵陶瓷文化底蕴深厚,与德化同为瓷都,每次来参展,都是交流学习、寻找创作灵感的良机。”郑建忠说。

    朋友圈里

    多了上千名好友

    郑建忠此次参展,带来了一批以生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以及近期爆火的国产游戏《悟空》主题作品,同时还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瓷雕艺术作品和现代艺术作品。

    “每次参展带来的几十件单品,都找到了买家。”郑建忠告诉记者,德化白瓷历史悠久,其胎骨洁白,质地坚实致密,质感晶莹如玉。明清时期,德化白瓷被法国人赋予了“中国白”的赞誉,成为东方美学的重要象征。当代德化陶瓷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对白瓷工艺进一步恢复、传承、开发、革新,赋予德化白瓷更多内涵。

    郑建忠说,自己带来的每一件作品,都饱含匠心,在经过了72道工序和200多道小工序之后才能幻化成形,和醴陵釉下五彩瓷有异曲同工之妙。回到德化后,他又要投入蛇年生肖瓷等新作品的创作中。

    “瓷博会首日,就有企业慕名来到展位,表达深入合作意向。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郑建忠说,醴陵瓷博会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展商、客商、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好瓷器搭上好平台,定能大放异彩。”

    连续七届参加醴陵瓷博会,郑建忠的微信里,多了1000多名至今保持联系的好友。有一名瓷器收藏玩家,每年瓷博会都会来到郑建忠的展位,陆续购买了其几十件作品收藏。

    郑建忠说,他曾先后到全国各地参展,但每年醴陵瓷博会,他都是德化陶瓷参展商里第一个报名的。“虽规模不大,但政府的重视和当地的热情,感染了我。”他如是解释。

    “瓷博会是一个窗口,展示世界各地的瓷器,又向游客讲述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郑建忠希望从下届开始,每位德化展商有独立且面积更大的展位,陈列作品又传播德化陶瓷文化,如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化白瓷的魅力。

    “下届醴陵瓷博会,不见不散。”郑建忠充满期待地说道,“以后的每一届,都会争取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