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 迸发荷塘教育新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通讯员/汤璐 王芳芳 全媒体记者/戴凛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荷塘狼腾足球队的孩子们又将一个全国大赛的奖杯揽入怀中。

    新华社记者在报道这群孩子时说道:足球很小,但以足球为起点的梦想可以很大。

    是的,在荷塘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各校坚持五育并举,以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点亮了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在“双减”三周年之际,记者将目光聚焦校长、教师、学生。通过他们的视角,更真切、更有温度地感知荷塘通过深入推进五育并举而带来的质变,展现荷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1、以校园文化

    构建德育生态体系

    “我明白了攀比没有意义,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在荷塘小学纪(记)录现场,童心话剧《攀比》正在演出,主角欧阳峰有这样的感慨。

    “童心话剧是学校荷塘纪(记)录的一部分,通过一个简单的话剧,教会学生不简单的人生道理。”荷塘小学校长王杰说,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荷塘小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构建生态德育体系,结合环境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和家校协作育人,实现生态德育探索与实践的全面创新。

    据了解,该校生态德育体系由“荷塘四礼”“荷塘四季”“荷塘纪(记)录”三部分组成。“荷塘四礼”抓住学生成长特殊时刻,开展入学礼、入队礼、十岁礼、毕业礼,在仪式中让学生感受成长中的意义和价值。“荷塘四季”则通过春绿荷新、夏赏荷真、秋收荷美、冬润荷情,着力打造和谐、浪漫、富有诗意的人文校园。

    “荷塘纪(记)录既要记录师生在荷小的精彩与感动,也要创造属于自己和学校的最新、最美的纪录。”王杰表示,要让师生都能在荷小的园地里自主成长,实现“每一个生命都自由绽放”。

    今年3月8日,金山小学收到市民齐先生送来的“拾金不昧好少年”锦旗。齐先生赠与101班黄彦璋同学,感谢他将装有现金以及重要证件的钱包辗转交还给自己。黄同学拾金不昧之举,赢得各方赞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好榜样。

    “感谢贵校老师和孩子家长教育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更感谢拾金不昧的黄彦璋同学。”齐先生说,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教育的美好。

    “自古以来流行以花育君子,金山小学坚持以寻找花香少年为契机,鼓励每位学生如花绽放,向美发展。”金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田立新介绍,去年陈子键同学曾被评为株洲市“新时代好少年”,拾金不昧的事迹还成为“信用中国”的守信案例。

    “双减”政策下,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将红领巾争章与校园花香荣誉币积分评价机制相结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评价,金小学子通过努力获取荣誉币,日积月累,期末兑换。一张张荣誉币背后,都蕴含着无数奋斗的足迹,一件件奖品换来的是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和精神的升华。

    2、适性教育 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沃土

    2024年初,株洲景炎初级中学初三学子王子康被西安交大少年班录取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作为西安交大少年班优秀生源基地,多年来,景炎中学已经向西安交大少年班输送了36位优秀学子。

    “学校一直秉持‘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理念,育人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性而育,因材施教,给所有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景炎初级中学校长罗希介绍。

    学校系统性地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基础性素养拓展课程、选择性个性发展课程和创新发展课程“四位一体”的适性课程,大力实施“1346”分层教学策略,打造激扬生命的生本课堂,科学做好适性培养的链条融合。

    “如何让学生快速接受化学并产生兴趣,直至迎难而上?”这是文化路中学尹美琴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她主张“课堂就是实验室”。通过坚持设计微实验和分组实验,为学生带来生动的化学课堂。她喜欢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心发现,看到学生面对实验结果露出惊讶的表情,听到学生们热烈讨论的声音,因为这才有“化学味”。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尹美琴反复强调,化学要生活化。布置的实验作业从生活中来,如鹅卵石、石英砂、黄豆、绿豆、脱脂棉、树叶、食醋、鲜花等用品;作业内容要充满生活味,如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简易净水器、完成叶脉书签、变色鲜花、自制酸碱指示剂等,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结合的魅力。

    慢慢地,学生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动手实验,再到自主将实验与理论结合,甚至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与老师积极讨论。如水到渠成,同学们化学竞赛和考试总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每到初三冲刺阶段,该校全体老师还会根据学情设计复习内容,删繁就简,留下最基本的学习框架,再根据学生自身能力不断补充、深化。教研时间,老师们常常为一个复习知识点讨论不休,课后的办公室,也总是人气十足,同学们争先恐后请教问题、相互讨论。

    “我自豪,是我给他们播下学习的种子。”文化路中学尹美琴老师得意地说。

    3、强身健体 给未来更多可能

    刘钰是六〇一中英文小学的体育老师,也是足球教练。今年,他率领U10精英队获得“科勒杯”全国总决赛冠军。他总结道:“在小学教育中,体育精神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全力争胜和永不放弃。”

    2024年学校班级足球联赛中,343班足球小子皮子贤,明知自己与对手实力悬殊,在球鞋不慎踢飞的窘境下不卑不亢,仍打着赤脚顽强对抗,居然神奇地踢进一个球。“赤脚大仙”笑中带泪的样子,就是足球精神的体现。

    足球的希望在少年。

    “事实证明,我们中国的足球小将,也能在国际赛场上和对手掰掰手腕。”前不久,代表中国征战意大利的U11队队员王禹皓兴奋地分享道,欧洲小球员们身材高大,足球基本功扎实,脚下技术灵活,场上的奔跑速度和决策反应也非常快。特别是佛罗伦萨和都灵队,不仅球技精湛,而且在球场上配合默契。但荷塘小将不卑不亢,沉着应对,打出了自己的节奏,越战越勇,最终以五胜三负的成绩取得了大赛第37名的好成绩。

    8月2日,株洲八达中学(四中初中部)女子足球队也表现不俗,她们代表株洲市一队,在2024年湖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女子乙组)中一路过关斩将勇夺冠军。

    荷塘区少年足球成绩傲然,新华社发通稿点赞荷塘校园足球新成就。

    以“体”育人,荷塘区通过特色体育课程塑造学子奋发之气,引导孩子们追求阳光之美、健康之美、力量之美,通过体育锻造顽强拼搏、勇攀高峰之精神,培养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1234,5678,2234....”每天下午的社团时间,株洲市第五中学的舞蹈房里总能看到莫银湘老师训练啦啦操队的身影。十年前,她也曾是“育才啦啦操队”的一员,就是在这间舞蹈房里挥汗如雨,艰苦训练。

    曾经因为文化成绩不够出色而自卑的莫银湘,被凌畅老师发掘。在啦啦操队,她变得更加自信、努力。当年,她和啦啦操队的队友们,在南京、深圳、长沙等地南征北战,参加全国各类赛事,先后捧回了25个冠军杯和2个亚军杯。因专业能力突出,她最终以啦啦操特长生的身份考入武汉体育学院。

    2023年毕业后,她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将五中啦啦操传统项目继续延续下去,在教学过程中,她始终牢记恩师教诲,要用爱心启迪孩子的心灵,用激情点燃孩子的智慧。

    4、以美育美 绘就美好心灵

    走进启明小学教学楼,宛如进入了书画的广阔海洋,作为株洲市书法特色校,学校每层楼的走廊上都展示了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以及现代名家作品。走廊两侧和楼梯间悬挂着教师和孩子们的书画作品。一幅幅作品或骨力遒劲,或灵动飘逸,形式丰富,让人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洗礼。

    “他们总能以独特的个性、创意,完成一幅幅美术作品,我也深受启发,和他们同生同长。”启明小学美术教师楚焰说,学校坚持“学为中心”,依托“学习有机体”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探索、发现、感受、创造。

    学校还强调“学以致用”,楚焰要求,学生平时书写中要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用心完成每个笔画的“起—行—收”,从中感触书法艺术的韵味,领悟端端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道理。

    此外,为不断拓宽美育外延,学校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美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书法特色课程、“玩美”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课程等特色课程,同时开展书法、国画、彩泥、剪纸、电脑绘画等十余个特色社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美术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学生的成长之路奠定基础。

    找准落笔处,侧锋推笔,不作过多停留,敏捷收笔,继续下一片勾勒,便汇成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池塘风景图……这是星光小学随处可见的场景。

    水墨,不仅是绘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早在2009年,袁丽老师就开始研究水墨教学。每周一节的水墨课,孩子们都翘首以盼,老师们也纷纷跑来请教。

    于是,“教师水墨社”随之成立,一群喜爱水墨画的老师因爱而教,如今成了星光水墨教学的中坚力量。

    2015年,袁老师带领团队尝试编写水墨普及教材,让不同年段的孩子在水墨画里找到起点,循序渐进的学习水墨画。为了让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学习,袁老师根据“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三个主题录制的120堂水墨微课应运而生。

    于是,星光小学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水墨成长册,从笨手笨脚到妙笔生花,成为星光学子小学的一段独特印记。

    如今,水墨星光成为荷塘教育艺术展台上的一张闪亮的名片。“水墨的雅致、静气、神韵、灵动,熏陶着孩子们的品格,润育着孩子们的成长。”袁丽衷心希望水墨能陪孩子们走得更远。

    5、劳有所乐 学“慧”精彩生活

    袁隆平爷爷有个“禾下乘凉梦”,晨荷小学的孩子们也有个“禾下‘晨’凉梦”。

    肖安然同学说,万物复苏的春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大家开启了新一轮的种子研究赛。首先,解剖种子和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让同学们对种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开启洗种、育种,小小的种子在春天里肆意生长。最后是移栽与养护,大家在种植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收获。他观察到植株矮小,需及时施肥,便和老师们一起研究如何积肥。胡轩诚还发现黄瓜畸形,经过多次调研、查阅资料终于找到原因和治疗的方法。

    “如何积肥,将厨余垃圾变成肥料““如何种植水稻”“观察土壤结构、整理观察日记、设计农作物标牌”……同学们在劳动中深入实践,记录着校园内植物生长的奥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家收获了很多农作物,经过加工处理,它们变成了美味可口的凉拌西红柿、凉拌黄瓜、果蔬沙拉,实乃人间美味。

    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则在它们的“梦工坊”中追寻美好。

    “学校是首批省级劳动教育实验校,它就是我童年的‘梦工坊’”。 来自龙洲小学的宾梓文说,春天,同学们采摘蒿叶自制蒿子粑粑;夏日,在手工艺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挑选竹材,制成手工艺品;秋天,同学们摘下自己培育的葡萄酿葡萄酒。从采摘、清洗、破碎到发酵、过滤、装瓶,每一个步骤都凝聚了大家的汗水与智慧……”

    日前,辖区各中小学校均设有劳动实践基地。其中,龙洲小学获评湖南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黄塘小学和六〇一中英文小学获评株洲市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此外,红旗路小学的“阳光种植园”、美的学校的“开心农场”、文化路小学的“研究性种植”……都成为孩子们播种梦想的摇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