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瓷器——“英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系列英碗:左一 8英寸英碗,左二 有盖7吋英碗和3英寸英碗、左三 9英寸英碗

    王彦宏

    誉称“瓷都”的醴陵,瓷器花色品种众多,可说是琳琅满目,万万千千。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无数新花色、新品种瓷器,你方唱罢我登台,没有几个品种能经受住市场的洗礼而长盛不衰。屈指数来,真正让醴陵人近七十年来仍在生产的日用瓷器品种,有,且只有“英碗”。

    系列英碗

    “英碗”是醴陵1956年开始试制生产的高脚碗,由湘醴瓷厂(星火瓷厂前身)起步生产的6英寸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醴陵瓷业第一种以英寸标注口径的瓷器。因为规格别致,人们便称呼其为英寸碗,以区别其他瓷碗。以后,又简称为“英碗”,渐渐约定俗成。

    英碗呈锥形,碗脚高而隔热,装入滚热的食物不烫手,不烫桌面,而且机械强度高,结实稳重,放在餐桌上就像一只有底托的莲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醴陵星火瓷厂人花费十余年时间,逐渐将英碗从6英寸做成了系列产品,含3英寸、3.5英寸……9英寸,共13个品种。

    这套系列英碗中,最小的3英寸英碗直径仅7.5公分,高5公分,是醴陵瓷器中最小的碗,像是一只小巧玲珑的莲蓬,只能装下50克水;而最大的9英寸英碗,直径23公分,高20公分,能盛下2.5公斤肉,可谓是醴陵日用瓷碗中的巨无霸。

    醴陵系列英碗烧成温度高,无铅、无 、环保卫生,洗刷方便,重叠收纳稳当。1965年又锦上添花生产了6、7、8英寸英碗盖子。瓷碗有盖,保温、防尘并美观,开有盖瓷碗之先河,把个日用生活器皿做成了赏心悦目的工艺品,是醴陵瓷碗中的一朵奇葩。

    1979年12月,醴陵星火瓷厂系列英碗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产品。几十年的时间里,系列英碗中的一、二等品出口世界各地,为国家挣回可观的外汇。

    最受欢迎的英碗

    继1956年湘醴瓷厂试制成功6英寸英碗之后,1958年,醴陵第一瓷厂(星火瓷厂前身)开始生产系列英碗,当年有4英寸、4.5英寸、5英寸、5.5英寸、7英寸5种规格研制成功。其中的7英寸英碗(口径17.5公分)一经面世,便成为系列英碗中的佼佼者,成了醴陵人最喜爱、最普遍使用的瓷碗。

    “观千剑而后识器”,生产出亿万件瓷器的醴陵制瓷人,他们“钦点”自用的瓷器,实在不是浪得虚名。你看它:不厚不薄,不小偏大,放上菜品显充盈,有“面子”,最适宜家庭装汤盛菜。家里有好菜或是来客了,都是7英寸英碗闪亮登场。而人们在早餐吃汤面汤粉时更离不了7英寸英碗。醴陵人在称呼他们珍爱的7英寸英碗时,还会减去“英”字,直呼“7吋碗”(吋是‌英寸简写,后随汉字简化方案废止而停用),熟稔、亲切,谁也不会误以为是其他碗类。

    在醴陵城乡,“一条龙”饮食服务班子很多,城南的“九约子一条龙”有点名气,厨师长李启发告诉我,酒宴上用得最多的就是“7英寸碗”。他还说:“醴陵传统酒席十大碗历来都是用英碗装,城乡一致。除了‘头碗(全家福)’用8英寸碗外,其他九个菜一色用7英寸碗装!”想想看,酒宴上十个英碗就像十只大莲蓬整齐排列在桌上,锥形的“莲蓬”四周还装饰有多种多样的彩色图案,如活力四射的挥拍打乒乓球的少年,再如古香古色的4个童子背负着“四季丰收”的吉祥语圆匾,还有那出口产品上裝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常常引得食客兴趣盎然,食欲大开。生生让人吃完了美食,还记住了“美碗”。

    几十年来,在这里打破了,撞坏了碗也没关系。当年一个星火瓷厂生产的英碗,一百个醴陵也用不完,换新碗就是了!这也是只有瓷都才有的排场——“有碗就任性”!有人说:没有用过“7吋碗”的不是真正的醴陵人。

    做碗的人

    “英碗”好看又好用,制作却很不容易,特别是一、二等品(含出口瓷),要求高,检测严,让工人和管理者付出了加倍的努力和汗水。

    “外国人检验我厂生产的英碗时,最后会抽出几件来,把碗底放在脸上摩挲,试试光不光滑,有一点粗糙瑕疵也不行!”原醴陵星火瓷厂与系列英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工人易兴政说。

    易兴政今年75岁,腰板硬朗,说话有条有理。1966年,初中毕业的易兴政下乡当知青,1972年由知青点招工进入星火瓷厂,一路从班组长干到车间副主任、厂级劳模,与瓷器打了一辈子交道,对英碗和其他日用瓷器的生产流程烂熟于心。

    “我一进厂就分配在三车间。二车间是专做英碗的,我们三车间除了做英碗,还生产其他品种的各种瓷器,因此,多种器型我都做过。”易兴政告诉我,英碗与其他碗盘杯碟生产流程大同小异,车间里从一坨泥巴开始,筑模、旋坯、出模、烘干……精坯、洗水、施釉……入窑、出窑、看色(检验),再加上最后彩绘车间的工序和先前的练制泥工序,有三十多道。车间生产场地有烘房、窑炉和机械设备,温度高,劳动强度大,流程环环相扣,稍有差错,就是瑕疵,甚至报废。做出成品很不容易,很辛苦。

    近日,我来到了醴陵的一家陶瓷生产厂家。进入厂区便直奔生产英碗的车间,来到一台“TC—DGP滚压成型机”旁,可是机器正歇着无人操作。这让我很是遗憾,看不到做英碗的关键工序——成型,等于白来了。旁边一位正在修坯的青壮男工见我失落的样子,对我说:“今天的成型仼务已经完成了,你想看,我来压给你看!”我点点头,便跟这位工人攀谈起来。工人姓肖,是个多面手,一岗多能,艺高手巧,边跟我闲聊,边启动机器,开始制作英碗泥坯。

    听到我跟小肖的谈话,一旁正在为瓷杯“洗水”的那位中年女工不甘“寂寞”,接过话头冲我说:“醴陵每个大瓷厂都有自己出名的产品,星火咯英碗最出名,告诉你个顺口溜——醴陵瓷器顶呱呱,星火(瓷厂)咯英碗,力生(瓷厂)咯调羹(汤勺),永胜(瓷厂)咯杯盘,群力(瓷厂)咯釉下花。”

    这顺口溜太熟悉了,我不但听过,而且还晓得她漏掉了一句内容。

    “还有国光(瓷厂)咯什么?”我提示性地问她。

    “还有国光(瓷厂)咯罗汤碗!”她立刻补充回答

    嗨!这就齐了,与我记忆中的顺口溜对上了号!我是土生土长的醴陵瓷业工人子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醴陵人对自己引以为豪的瓷器产品,就是这样如数家珍的。今天又从这位不知名的、约摸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才出生的陶瓷女工口中听到这段顺口溜,让我联想起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醴陵瓷业的辉煌。

    在醴陵,现在有无数个像小肖、“陶瓷女工”这样的瓷业工人遍布城乡,平凡却不简单,不仅会做英碗,还能做各种各样的其他瓷器。他们在或大或小的工厂里,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的碗、杯、盘、瓶……五彩斑斓地呈现在亿万家庭里、楼台馆所中和国家宴会上,装点着美好的日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