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世界奇迹”的 朱亭人工林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20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美国的“罗斯福工程”、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和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堪称享誉世界的四大造林工程。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一处人工林海,从荒山秃岭到郁郁葱葱,彰显了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担当,生动诠释了群众力量的伟大。

    朱亭镇,古称浦湾,位于渌口区南端,北连平山,南接衡东,东靠凤凰,西临湘江。自三国始,朱亭就是一个人口稠密、市面繁华、交通便利的集镇,亦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有关资料记载,朱亭原本森林密布,后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早已破坏殆尽,多数山地为荒山秃岭。1964年普查结果显示,这里荒山面积占宜林山地总面积的57%。

    由于山林的严重破坏,这里的旱涝灾害频繁。一次次触目惊心的灾害损失,让当地党委政府与人民深刻认识到:解决荒山患难问题,刻不容缓。

    1964年,中共株洲市委就在郊区姚家坝公社个别大队进行试点,发动社员依靠集体力量建起了一个300亩橘园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965年,株洲县成立不久,中共株洲县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对如何治理荒山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讨论,决心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治理好荒山秃岭。通过规划,在全区总荒山面积157744亩中,规划杉木林基地78856亩,占荒山总面积的50%。

    广大干部群众踊跃投入到绿化荒山中,一场轰轰烈烈的人工造林的群众大会战在朱亭掀起。据不完全统计,朱亭垦山造林、翻动的土石方达4850.5万立方米,加上修筑林道搬动的土石方37.5万立方米,共达4888万立方米,若用这些土石方垒成高1米、宽1米的土墙,总长达48880公里。

    朱亭人工造林取得成功后,其经验得到推广,社队办林场、林场管基地、治山造林工作在株洲县和市郊农村全面铺开。过去,株洲县27个公社,大部分地区都是荒山秃岭,经过1964年来十几年的人工造林,全县拥有了65万亩人工营造的以杉木林为主的用材林,30万亩的油茶林,6万亩茶林和果树,成片的荒山秃岭成了永远的历史。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纷纷办起了林、茶、果农场,全县场场相连,树林茂密,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随着宜林荒山的不断绿化,森林覆盖率迅速扩大,森林的多种效益显示出来,已为林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空气质量也有明显改善。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是植树造林带来的一大利好,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大大减轻。1963年,全市连续59天秋旱,23万亩水田脱水,16万亩无收,粮食亩产只有180公斤。1978年夏秋,虽然全县连续干旱83天,但粮食产量受影响不大,亩产达到了500公斤。同时,林业经济带来明显效益,社员的收入增加了,集体收入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朱亭人工林海建设,在当时堪称绿化造林的奇迹。1974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人工林海》的纪录片。1976年12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以题为“社队林场是发展林业的一种好形式”作长篇报道;1977年,《人民日报》以“人工林海之乡——株洲县”为题作长篇报道。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使株洲县“人工林海”盛况和基本经验不仅传遍华夏大地,而且影响到了海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世界奇迹”。1973年到1980年,这里先后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达219912人次。

    朱亭人工林海,这张靓丽的生态名片,点亮了“美丽株洲”的梦想天空。如今,将恰到好处地融入湘江风光带,成为湘渌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如今,朱亭林海仍有杉木、楠竹、油茶树共28万余亩,当年“能吃苦、耐得劳、敢霸蛮、办实事”的造林精神,也犹如生生不息的林海一般,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和发扬。

    来源:《新城璀璨耀三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