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 加快株洲全面绿色转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刘馨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也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谋划、系统部署,打好绿色发展的“加减乘除”组合拳,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株洲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在“扩绿”“增长”上做 “加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个词组出现在《意见》的总体要求之中,体现了绿色转型的总体思路。其中,“扩绿”“增长”是做加法,增加的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美丽经济。因为“扩绿”可以增强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增长”只有建立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基础上,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而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一方面要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强区域绿色发展协作,深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家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在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的同时,支持长株潭建设成为绿色发展都市圈典范。另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在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转型要求。严守城镇开发边界,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保护和修复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同时,大力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在“降碳”“减污”上做“减法”。“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所以,“降碳”“减污”是做减法,降低的是高碳经济,减少的是“黑色经济”。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推动有色、化工、建材、印染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节能低碳和清洁生产技术装备,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另一方面要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持续更新土地、环境、能效、碳排放等约束性标准,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合理提高新建、改扩建项目资源环境准入门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

    在绿色科技上做“乘法”。充分释放科学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化发展等方面的聚合倍增效应,能够为加快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引擎。一是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参与,积极部署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九郎山职教城等教育资源优势,支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体建设,打造专业性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突破革命性绿色核心技术,并依托技术和资本市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二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技术信息共享。基于《专利法》,明确绿色技术的创新标准,并引入“绿色专利”概念,建立绿色专利数据库。在绿色发展导向下,健全特别审查和强制许可等制度,促进绿色技术信息共建共享。

    在监督问责上做“除法”。生态环保的监督问责既是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把脉问诊”,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有力推动,能有效去除生态文明建设的放松思想、懒政心态。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压紧压实整改责任。结合株洲实际,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强化监督问责,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另一方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推进督察问题整改与端正发展观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在建设美丽株洲上迈出更大步伐。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