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当好“五虎将” 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好心理教育示范课,让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爸BA”篮球赛,增进家校交流。

    适应新课程新教材,芦淞区举行课程教学改革专项培训。

    通过经常开展劳动教育,小厨师们有模有样展示手艺。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刘文畅

    核心阅读

    1月30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我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名单。芦淞区作为全省12个“实验区”之一、“株洲唯一”,光荣上榜。

    好消息不断。日前,省委在对2023年度县级教育工作两项评价中,芦淞区喜获“优秀”等第,这是该区在11年后再次获评优秀。

    近年来,芦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充,全区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先后获评省级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及全省幼小科学衔接优秀实验区、全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构建了“1+5+N”三级教育督导网络体系,改革经验入选国家教育督导年度蓝皮书。

    这些成绩既是芦淞教育人的荣誉与责任,也蕴含教育强区敢于挑战、勇于改革的底气。

    1 高质量发展的干将

    2023年12月5日,淞南中学校园里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领队”正是芦淞区委书记唐卫湘。

    地处航空城核心区域,公办初中淞南中学承载了芦淞航空人对美好教育的殷切期盼。

    正因为如此,唐卫湘趁着大课间的时间,了解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与青年教师代表交谈,探访学校别具特色的科普体验基地,倾听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当天,唐卫湘还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株洲市外国语学校、远恒佳景炎高级中学等处,大力支持各校办学,并着手解决各个具体问题,旨在立足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打造芦淞教育高地。

    “区委书记的话语给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我们更要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共同为实现美好教育而努力。”多位教师感叹道:“实干兴邦,唯有捋起袖子加油干!”

    振奋人心的消息接二连三。

    一个月后,在芦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区长王强掷地有声,他指出,芦淞区将开展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强化“五育”并举,培养名师、打造名校。同时,健全“双减”长效机制,严控面向中小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事项,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统筹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防溺水、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等工作,让学生阳光成长、教师安心育人。

    据了解,2023年,芦淞区新增公办学位1200个、普惠园位1575个,“双减”经验还入选省典型案例。获评“株洲市教研工作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今年,该区还将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和教师配置。持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提质改造工程。

    幸福都是干出来的。

    4月下旬,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芦淞区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开展省级评价工作,芦淞区相关工作得到省评估专家组一致好评,经过各学段15名专家深入34所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开展了为期3天的严格评估,访谈部门负责人和师生217人次。从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获悉,芦淞区及书记唐卫湘、区长王强在省委教育工作“两项评价”中获评优秀档次。这是芦淞区11年后再次获评优秀。

    2 教育改革的闯将

    “决不能在按部就班中错失良机、在四平八稳中延误时机、在观望等待中贻误战机。”芦淞区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芦淞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文韶松说,要实现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勇于突破惯例、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开拓创新。

    1月30日,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名单公布,芦淞区赫然在列。这是对该区教育硬实力的最好肯定。

    让学校“科学教学”全面加强,作业体系成色更足……3月28日,芦淞区建设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启动大会举行,发布了《株洲市芦淞区建设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工作方案(2024—2028年)》,并提出了“137 芦淞范式”。其中“1”指“一个目标”,即“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跃升”;“3”指“三大行动”,即“项目化减负行动、课程化提质行动、一体化抓落实行动”;“7”指“七大任务”,即“学校课程整体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评价项目持续推进、科普教育品牌打造、悦读越美行动升级、数字技术提质赋能、教研文化内涵发展”。

    芦淞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礼辉介绍,将通过5年左右的探索实践,让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湖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芦淞经验”、贡献“芦淞方案”。

    说干就干。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芦淞各个学校都在加紧忙碌,为新学期精心提炼课程模式。

    一名学校负责人介绍,要当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就要深入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着力解决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以形成具有示范作用、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才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

    芦淞区教育局深入辖区各所中小学校开展项目建设工作调研,推动课程改革向“深水区”迈进。同时,通过举办新课程方案培训,启动中小学科技创新实践技能大赛和全区中小学师生实验技能大赛,用“好理念”提升了全区智育水平。目前,芦淞区已形成了以校长为首的一支课改领航团队,并先后赴重庆、青岛学习先进课程改革经验。

    3 “双减”实践的勇将

    对于芦淞区的孩子们来说,这个美好的假期时光,让他们摆脱了作业的束缚,有了更多拥抱大自然的时间。

    这份美好,来自芦淞区对“双减”工作的扎实实践。

    暑假伊始,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小学部东校区“科技+”社团,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之旅。成员们满怀期待地前往该校生物科技实践基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亲身探秘白关丝瓜航天育种。家长说,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情。

    芦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系列化主题式研究,不断完善基于“双减”背景下的“主体性课堂”评价体系,锻造了“芦淞科普”品牌,通过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长期施策区域课堂质量不断提升。

    更让孩子们切身感到变化的是,芦淞区精心构建的“1+4-1”作业体系。其中“1”是管控好假期学科书面作业总量。“+4”是要结合学生假期生活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整本阅读、日常性家务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作业形式。“-1”则是达成“减少学生使用手机时间”的目标。

    该体系旨在落实“双减”政策以及“五项管理”等政策的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各校设计立足校本的暑假作业时提供可靠依据。

    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水平、检验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途径,有着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

    目前,该区通过加强对作业设计、评价和方式的研究,举行了学科优秀作业案例征评活动,加强对阅读、科学、体育锻炼、实践四方面活动作业的研究和管理,丰富了作业类型、提升了作业整体质量。

    同时,强化课程服务课程体系,加强课后服务管理,实施打造精品社团行动,课程丰富且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通过系列举措,全区学生负担切实得到减轻,省市媒体多次推介芦淞区“双减”经验,樟树坪小学《聚焦评价,全面助推减负增效》的双减案例获评湖南省“双减”工作校内提质减负典型案例,这是2023年度株洲地区唯一入选的学校“双减”案例。

    校内抓提质,校外强监管。芦淞区已将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实现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芦淞区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工作经验被教育部、省教育厅推介。

    4 培育教坛的名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23年底,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该年度中小学教师系列正高级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芦淞区何家坳小学校长殷燕、芦淞区龙泉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吕媛,等全市共计20名教师上榜。芦淞区教育系统正高级人数达到6名,充分显示了芦淞区教师队伍培养的成果。

    7月15日,由芦淞区教育局主办的“国培计划(2024)”芦淞区骨干校园长、优秀管理干部提升研修班开班典礼举行。精彩的讲座,点燃了培训学员的思维火花,多名学员与专家积极互动,交流观点,大家在不断交互的提问和解惑中掀起了学与思的高潮。

    不只是管理者,各校也积极组织开展了教师暑期培训。

    这个暑假,株洲市二中枫溪学校初中部的教师们忙碌而又充实。

    7月7日至10日,学校派出8位老师参加了《株洲市教育局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市级骨干教师培训》;7月21日至7月23日,该校又派出4位“种子老师”赴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就“学历案”跟岗交流学习。各位代表教师学成归来,再向全校教师传播学习心得与经验;8月9日,学校举行暑期教师线上读书分享会,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共同参与;8月18日至19日,该校又开展新进教师培训,76位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在枫溪校园共赴卓越的职业征程……

    近年来,芦淞区根据教师培训工作的实际需求,创新性构建了教师发展的“一营三院”体系,即职初教师适岗训练营、新秀型教师成长学院、卓越型教师成长学院、教育家型教师成长学院,确保各个层级的教师均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推动一批批“名将”不断涌现。

    2023年12月,湖南省第四届“乡村好校长”名单公布。共评选出10名“乡村好校长”,芦淞区白关中心小学校长欧阳兰桂名列其中,为株洲市唯一入选者。

    邓礼辉介绍,该区坚持以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全面深入推进教师素养提升“十百千万”工程,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理念,创新培训方式,优化培训资源,形成了“全覆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格局,推动芦淞教育的良性发展。

    在优质师资队伍的支撑下,近两年来,芦淞区产生教育教学成果(含论文、优质课、案例、微课、课题、教研成果)4200余项,其中国家级31项,省级810多项。

    5 人民满意的福将

    如何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红利?芦淞教育人让城乡学校“1+1”抱团,建立“以城带乡、资源共享、大校主导、捆绑考评”的新型发展共同体,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白关镇双牌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12名教师,195名学生,是芦淞区一所小规模村小。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红利下,学校硬件设施得以完善。通过全面复制何家坳小学的管理、教育教学教研、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模式,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家长们放鞭炮庆祝共同体办学为双牌小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还被评为“株洲市最美村小”。

    芦淞区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中心介绍,根据该区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整体布局,全区还将各个学科教研员分别指派至各乡村薄弱学校,以各学科为“点”,促进乡村薄弱学校“面”的提升。活动实行“订单式”送培模式,采取“主题式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方式,指导农村教师现场上课、评课,并形成符合校情的教学策略。

    通过持续深化乡村联点教研工作,提升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质量。围绕联点教研,各个学科组织专题教研活动持续开展,倒逼村校主动作为,加快了乡村薄弱学校教育的发展;推动城乡联动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形成教研工作的统一调控,推动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利用现代教育信息远程教育资源,提高了区域教学信息化水平。

    在2023年省政府对芦淞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地核查见面会上,芦淞区副区长郝陆游在发言中代表芦淞区委政府作出庄严承诺:将持续以政策资源优先支持教育,资金保障优先倾斜教育,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切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芦淞区通过定向招聘为乡村学校补充年轻教师101人,并限定三年乡村服务期,乡村教师平均年龄从52岁下降至37岁,35岁以下年轻教师比例从22%攀升至35%。同时,建立从城到乡“三选聘”干部输送机制,实现了城区学校优秀干部和先进理念的有效输出。目前,辖区乡村中小学在任17位书记、校长、副校长为城区学校选派。已建立11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大力度选派共同体城区集团总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分校支教,近三年共派出支教教师93名,乡村教学水平迅速提升。

    付出总有回报。今年,芦淞区教育局成功获评“株洲市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为全市唯一的获奖单位。 (本版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