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远
这个夏天,天气热得有点放肆,出门就一身汗,城里待不下去了。好多人拖家带口往深山里跑,避暑纳凉求舒适。我也凑了这份热闹,携家人钻进炎陵大山里去。
距离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约莫二十几公里的十都镇瓜寮村,是此行的目的地,百度地图标注的路线图,大约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走了近5个小时,同行的一台车,居然偏离航线去了县城,等他们纠错返正,花去近一个钟头。
●大山里的星光
这是一家没做标识的农家民宿,山腰处,宽阔的一片平地,气势不俗的建筑群,三层大小几十间房,新装修不到两年,不似农家,倒有几分像城中的豪华酒店,但屋前屋后满山坡的高山黄桃树、柰李树、多品种梨树,分明告诉我们,这里的确是农家,更是炎陵高山上的水果之乡。
眼下正是黄桃、柰李、黄梨、青梨成熟的季节,果树上密密麻麻吊着许多或白色或酒红色的纸袋,远远看去,像是青藏高原清风里到处可见的经幡。那些果子就藏在纸袋里,因此采摘果实,就变成一件颇有技术含量、靠经验加持的活儿,因为你随手摘下的,也许是一颗青涩未熟的果。
一到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金光散落在群山之间,炊烟在山洼里升腾,与落日余晖交汇融合,那一刻,热的体感忽然褪去,一股清凉,如同一层巨大而轻柔的薄纱,笼罩于身,山风也积极配合地赶来,暑热,在这一瞬间偃旗息鼓、垂头丧气地溜走了。
我们坐在屋侧风口,来自柰李园区的阵阵晚风,轻轻扫过脸庞和我们赤裸的双腿,竟然带来一点凉意——先前主人告知我们最好带件长袖,现在果然应验。山里,海拔800米的高度,全覆盖密不透风的山林,给我们充足的负氧离子与和煦山风,此刻,自然会将之与空调房里的感觉做个对比,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今夜,天空成了主角。我已很多年不曾在夏夜仰望星空,不是懒惰不愿昂起头,而是城里的夜空永远朦胧黢黑,毫无质感,在城市霓虹的光耀里,天空总是毫无存在感。今夜则不然,繁星满天,以我退化不少的视力,依然清晰见到闪闪发亮的大小各异的星星,“灿烂星河,若出其里”,每一颗星星,如同大海里浣洗过一样,无比晶莹透亮,无比活跃欢动,看起来像三亚海滩上摩肩接踵游玩度假的人群,身着焕彩泳装,有的扑向大海欢游,有的从水里出来追逐,有的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此刻的星空,充满了活力,充满了乐趣,像极了一部无声的电影,任你的想象力在夜空中恣意遨游。
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如闪电般耀目,却没有闪电的暴力刺激,我已经迟钝到来不及许愿,但如此熟悉而又遥远的星空回来伴我,让我心生欢喜。
太净了,太静了!这完全就是我儿时的天空和大地,我似乎回到小时候,母亲搬着竹床放在地坪,叫我们躺在上面仰望星空,一颗一颗地数,数着数着便甜甜地沉入睡梦中。
●霞光中的采摘
傍晚时分,太阳依依不舍地向山凹西沉,山里凉起来,一辆面包车,从山下蜿蜒而上,停靠在一片柰李果园旁,车门打开,走下一位精瘦的汉子,他拉开后车门,整齐码放着一只只黄色的果筐。男子在车上取下一只带有挎绳的竹篓,斜挎于肩,径直往柰李园林里去。
霞光布满了山间,一团团浓云被金色的晚霞染透,镶边,像极了初学绘画的孩子恣意涂鸦而成的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卡通图片;山峦渐成黛绿,与天际的鲜明恰成强烈的对照,而远处的高空,依旧是白色的云朵映衬于蓝天之上,只是黄昏的光亮,让整个天空也变得柔美起来,安静下来,似乎这是一片神奇的异于城里的穹空,其间滤去了许多的浮尘与微粒,洁净得如同婴儿的脸。
当山下的农舍飘出一缕轻烟时,男子从密林中钻出,挎着满满的一篓刚刚采摘的果子,只不过全被酒红色或白色的纸袋包裹着,看不见李子的真颜。他将果子一颗一颗轻轻摆放到果筐里,生怕挤压碰坏任何一颗,采摘,其实是一件非常细致细心的活。
天暗淡下来,山上传来“吃饭喽”的呼唤。我转身上山,踏着薄暮,披着归霞,回“家”吃饭,采摘的男子,估计要打着电筒摸黑干活了。
清晨,我被一阵轻微的汽车马达声闹醒。一台白色SUV停在住地靠山坡一侧,后备箱大开。
对面山峰,从屋后冒过来的第一缕晨曦将高耸的峰峦渲染出一层金黄的绒盖,与中层的青绿、下部的碧翠形成深深浅浅色彩分明的锦绣层林。山坡密林深处,是一片隐秘的桃林,一位挑着满筐黄桃的男子,在树林间出没,快步朝着停靠汽车的地方走来,羊肠小道疾步如飞,果农独有的挑担技巧,令人惊叹。
车旁,农妇将挑夫箩筐里的果子分拣到车内的果筐内,我走过去,冲她笑一笑说:“丰收啦!拍几张照片,帮你推广一下行不?”
她咧嘴笑着,忙不迭说:“好啊,好啊!”
进山的路上,到处可见张贴的宣传单,是各家快递公司进驻本地的通告。正是炎陵水果收获的季节,各大物流公司在村里设立了许多分拣点,将业务做到了深山果园里,为果农的销售提供便捷的渠道,不啻于是中国物流业的一大奇观。
当天采摘,当天装箱,当天下单,当天发货,第二天就可以吃到来自高山的鲜果,真的是一分钟也不会耽误。
●山里的烟火气
瓜寮村田心组,海拔高度在800米以上。远离城市,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一切优渥和弊端,它都不具备,只有世代天然纯净的空气和明澈的山泉水,仅此二样,就能使赖以生存的质量,提高N个档次。
原生的空气与水,加上毫无污染的土质,种出来的庄稼蔬果,养出来的牲畜鸡鸭,可想而知是怎样的餐中极品。我行前做了些小攻略,便笃信了这些,向往着这些。
那天午前到达时,主人家已经准备好饭食,满满一桌子,荤素搭配,看着养眼,舟车劳顿几个钟头,大家都有点饿,你来一勺子我夹一筷子,吃将起来,然而,马上有人吐槽感叹:可惜了,好食材!
山里人固有的生活方式,大抵沿袭历朝历代的传统,或许从未想过改变,饮食的习惯、炒菜的本领,主打简易,不香,不辣,少油,寡色,清淡,肉太硬,凡此种种,难以合我们的口味。
晚餐,我们向主家提议,请他们准备食材,我们自己烹饪。
灶屋外临门有一方连环水池,高低相接,山里接进来的泉水管流进高池,四季不断,冰凉彻骨,高池水满从一小孔溢到矮池里,浅浅盈盈的只有十几公分深,正好将西瓜蔬果,浸泡其间,数小时后取出来吃,凉爽沁甜。不绝的涓涓细流,发出溪流般的轻唱,萦绕于耳,坐于灶膛旁,疑似山涧中。
花一百块钱杀了一只老母鸡,老大掌勺,我烧火,老式柴火灶,山泉水煮姜片鸡,红椒雄鱼头,木槿花肉片汤,烟火旺盛,肴食飘香,一个烹调挥铲,一个烧火添柴,好多年不见这样的画面,都是儿时常态化的日常操作,亲切,兴奋,又添意趣。
这一顿,自然吃得津津有味,还添了二两酒,蔬果丰盛,浓淡搭配,老幼皆宜。饭后女士们吃点水果,男人们去茶室泡壶黑茶,主家在广东经营一家小企业,是个见多识广的人,茶室的讲究可见一斑。很大气,茶柜里品种多样的茗茶,随意喝。
山里购物不方便,清早山下卖肉的送上来,其他鸡鸭菜蔬,都是主家现成的。第二天早餐,有人见玉米地里长势不错,想尝尝山里的原味,老板娘立马去地里剥了十几根玉米,连皮一起煮熟,早餐大家围坐在地坪里,剥开的玉米叶里卷着小肉虫,吓得孩子尖叫起来。老人家说,这玉米没打农药,安全环保,吃着健康,但小家伙们还是不敢吃。
三年前去新化山里,一天到晚,蝉鸣聒噪,尖锐难耐,鸟儿也不甘寂寞,争相高歌。唯独这里,林子里的鸟儿十分安静,更无蝉声入耳,清晨只听得几声鸡鸣,从远远的山坳里飘忽而来,并不真切,连主家养的那条狗,也是逢人摇尾见人熟,温和得很,从未听它狂吠过。
如此静谧的安居环境,着实是可以写点东西的最佳处所。可惜,一来团队人多热闹,二来引发好奇的尝鲜热点也多,无法宁静,晚饭过后,便早早沉入梦乡。
睡得好的原因,我以为不单是安静,更是空气好。从崇山峻岭间密不透风的林木枝叶里,源源不断输送的高含量负氧离子,作用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促进大脑活力和脑组织氧化活动,有效促进睡眠。
空气里没有尘埃杂质,能见度很高,夏夜的星空即使近视的眼力,亦能识别到每颗星星闪亮的高清分辨率,而这在其他地方或者城里,是万万不能的。
兜兜转转几十年后,人们又重新怀念起最初出发的地方。那时很简陋,却很干净,很荒凉,但很纯粹,很贫瘠,但很健康。人们终于意识到,拼命追求的一切理想实现、成就实现,最终仍然抵不过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而支撑健康的一切基本要素,惟有最原生态的空气和水两样。
当远在城里的我们,也寻觅到这一处大山的深处,即使驱车路远也在所不辞,我就有些忧心,既然我们来了,自然有更多的访客会来,山里会热闹起来,也会污染起来,用不了几年,心心念念的一切珍贵的初衷,也会变作充满喧嚣的俗世,到时候,再到哪里寻得一处干净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