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喜闻乐见的“酒令” 究竟在说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经常喝酒的朋友应该对“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这些句子很熟悉,没错,这就是爱酒人士喜闻乐见的“酒令”。你知道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吗?这得从“酒令”的渊源说起。

    源远流长的“酒令”

    据《酒》所载,“酒令”是中国民间风俗之一,简单来说就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酒令”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酒令”在西周出现时,可能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助兴,而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这就与“周礼”有关了,据《周礼》所载,西周是一个“礼法严苛”的时代,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被“礼”所约束着,饮酒自然也不例外,于是“酒令”应运而生。

    春秋战国时期,“酒令”开始从一种礼法趋向于一种助兴的游戏。隋唐时期,“酒令”开始完备,很多文人骚客都用优美的诗词盛赞“酒令”,例如白居易诗曰:“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到明清两朝后,“酒令”形式越来越丰富,趣味性越来越强,这意味“酒令”已经彻底成为饮酒助兴的工具了。

    总而言之,“酒令”的历史极为悠久,如果从西周开始算起,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一种中国人特有的饮酒助兴的方式,“酒令”对“酒礼”,也就是酒文化的变革、丰富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佐酒助兴、活跃宴席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华文化入于酒,成为“酒文化”的重要助力!

    上千年来,“酒令”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含的名目极其繁杂,数不胜数,甚至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四大类!

    “酒令”的四大类别

    据史料所载,“酒令”可分为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四大类,这其中古令、雅令与筹令已经渐渐失传,被人们所遗忘,通令这种原来“不入流”的“酒令”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包括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令词就属于通令中猜拳的一种,类似的还有“两只小蜜蜂”“老虎棒子鸡”等等,不过流传最广的还是我们开头提过的“五魁首、六六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段令词中每一部分的意思。

    “哥俩好”形容兄弟俩关系好,无需多言;

    “三星照”即“三星高照”,这三星是“福禄寿”三星;

    “四喜财”即四季发财;

    “五魁首”指的是同时取得《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的第一名;

    “六六顺”可不是六六大顺的意思,而是“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六大顺;

    “七个巧”取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八匹马”指的是周穆王最喜欢的八匹骏马;

    “九连环”指的是一种智力玩具,很多人都玩过;

    “全来到”指的是前面所说的好事全都到来。

    想不到吧,我们常说的酒令竟有如此大的学问,不过别看令词引经据典,显得很“文雅”,可真正划起拳来又是一番景象:划拳者吆五喝六,唾沫横飞,掳拳奋臂,不是很文雅。

    日趋堕落的“酒令”

    “酒令”诞生之初并非用来饮酒助兴,而是为了维持酒席之间的秩序,即使发展到隋唐时期,“酒令”开始完备时,也不像现在这般不文雅,当时酒宴之中设有“立之监”、“佐主史”等令官,他们是酒令的执法者,而他们的职责主要是限制饮酒而不是劝人多饮。

    而且当时盛行的酒令是“雅令”,令如其名,很是文雅,其中常见的有“四书令”“卜算子令”“浪淘沙令”等等,总而言之都与诗词歌赋有关,所以显得很是“高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雅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通令”取而代之,“酒令”愈来愈成为席间游戏助兴的活动,以致原有的礼节内容完全丧失,纯粹成为酒酣耳热时比赛劝酒的助兴节目,从最初的规范秩序变为烘托气氛,从最开始的限制饮酒变为劝酒、罚酒的手段。

    诚然,“通令”的盛行令酒桌气氛更加活跃,在觥筹交错、吆五喝六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迅速拉近,从这方面来说,通令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过这样的“酒令”似乎缺少一些内涵!

    据“文史走廊”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