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法庭”: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邹家虎

    据本报报道,全省农行系统首个“共享法庭”在株洲揭牌。揭牌当日,“共享法庭”成功化解两笔金融借款纠纷案件,敲响了对人民群众诉求实现一站式化解、一揽子解纷、一次性执行的“第一槌”。

    全省农行系统首个“共享法庭”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法庭”和“调解室”搬到银行,从源头上高效化解金融纠纷,真正将规范、专业的司法服务送到金融消费者身旁。这是金融服务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有力推动了司法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司法保障。

    与普通的辖区法庭相比,“共享法庭”秉持“不增编、不建房、快落实、广覆盖”的原则,依托现有硬件设施,以“一根网线、一块显示屏”为标准配置,虽配置简约,成员仅由法制指导员、庭务主任、书记员及若干调解员组成,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据统计,过去两年,浙江“共享法庭”指导调解40余万次,化解矛盾纠纷30余万件,纠纷就地化解率为76.75%。

    “共享法庭”既着眼于末端治理、疗愈已发问题,又注重前端防控、防患未然,不仅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法治宣传等功能,更是将共享理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之中。据报道,在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通过“共享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200万元的合同纠纷案件。该案件中,“共享法庭”充分发挥了线上调解的优势,让双方当事人在不同地点也能顺利参与调解,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共享法庭”以“最小投入”发挥“最大价值”,将司法服务的载体和触角延伸至最基层,正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

    省农行系统首个“共享法庭”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乡镇街道可设立镇街“共享法庭”,村社区可设立村社区“共享法庭”,相关部门以及矛盾纠纷相对高发的市场、企业等站点,可根据需要设立教育、婚姻家事、劳动、物业、医疗、消费、金融、市场等特色“共享法庭”。相信,“共享法庭”将在株洲遍地开花,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