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杨如

    8月的株洲,阳光火辣。79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60岁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顶着烈日,深入天元区三门镇田间地头,为水稻生产“把脉问诊”,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许多网友的评论充满崇敬之情,“院士冒着高温酷暑下田问稻,是心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是为了更好地端牢端稳中国饭碗。”“这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的生动真实写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院士心系“中国碗要装中国粮”,用毕生精力和心血,致力于破解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难题。“我不知道50年、100年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50年、100年以后,我们还需要吃饭,还需要农业。”罗锡文始终认为,水稻长得好不好,只有在田间看到稻穗才知道;农业机械好不好用,只有自己踩在泥巴里才知道。

    院士高温下田问稻,是为了加速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产量和质量,院士及团队通过北斗导航和计算机编程等技术,让农机变得“聪明而高效”。今年6月,由罗锡文院士指导建设的全市首个无人农场落户三门镇,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水直播机现场展示智慧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组数据可窥见变化:人工插秧1人1天最多能插1亩地,1台无人驾驶插秧机1小时能插5亩地;人工收获1人1天最多能收半亩地,1台无人驾驶收获机1小时能收5-6亩地。“我们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农机等结合起来,实现了全新的水稻生产,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罗锡文说。

    院士高温下田问稻,是为了解放农民双手助农增收。袁隆平院士有一个“禾下乘凉梦”,罗锡文院士也有一个“无人农场”的梦想,那就是让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机械化和无人化。祝愿罗院士的梦想早日成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