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创新成株洲新名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高晓燕) 8月21日,《人民日报》刊发报道《中车,三个数字没想到》,详解中国中车的“跨界”创新,而文中重点提到的三项重要指标均出自在株中车系企业。

    风力发电机销量稳居国内第一、储能装备2023年中标量排名国内第一、汽车减振及轻量化销售规模全球第三……高铁到风电、储能、汽车等行业,中车全都表现优异,背后有何秘诀?

    中车“跨界”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形散而神不散”。风力发电机又被中车称为“立起来的高铁”,如今,中车已拥有国内布局最全的风电装备产业链,累计交付风电整机超过1.3万台。株洲是中国中车产业实力最强的城市,也是全国风力发电装备核心产品布局最全的城市,围绕风电装备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都能在株洲找到。

    新能源汽车与高铁在电驱系统方面有不少共同点、相似点。中车将高铁核心技术进行平移和突破,打造自身的纯电、混电两大电驱动系统集成平台,成功跻身我国汽车电驱系统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株洲,中车电动是中国中车集团成立的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电动汽车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新能源客车销量已位居行业第三。以新能源汽车电驱为主要产品的中车株洲所旗下中车电驱,已建成以株洲为核心的生产基地,无锡、长春、柳州等多个就近配套客户的异地工厂,辐射五大汽车产业集群。从2015年首个电驱批量产品下线开始,2023年年产达到50万套,累计下线超100万套。

    中车“跨界”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牢牢掌握核心技术。高端装备往往以高新材料和技术为依托。中车依托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攻克、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不断将这些技术发扬光大,应用到更多行业、领域。

    以减振材料为例。中车持续研发创新,果断走出高铁、地铁等“舒适圈”,拓展橡胶减振产品应用场景,将这一技术“吃干榨尽”。如今,无论是在汽车还是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里,都能见到中车减振材料的身影。这其中,处处闪动着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

    中车的成功“跨界”得益于既专又多:专,体现在深耕高铁技术、持续研发、保持领先;多,则在于保持市场敏锐度,尽可能将高铁技术延伸拓展到更多领域。

    在株中车企业,常年保持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以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跨界拓展的底层逻辑,在协同创新、跨界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为更多企业的发展带来启示,也让“跨界创新”这一金字招牌在株洲越擦越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