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南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罗霄剑客

    南水,是攸县攸水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余脉。它起于牛栏厂,流经幽居、廖公、南水等村,与靠北发端于鸾山镇上坪,经下洞、银坑、枧头村流来的支流在南水村汇合。南水流域有一南一北两条水道,分别往西曲折前行。靠南的水道更长,是南水主支,再向西到界江注入攸河。流域内有一条地下河,经银坑村、慧光寺,四季常流不断,千百年来滋养着这里的农民。

    慧光寺有塘3口,面积5亩,泉水从塘底冒出,水源不断,涌如喷珠,冬温夏凉(据测量常年温度为24.5摄氏度)被称为温泉。清朝王纯璔《温泉》诗云:“清泉涵素秋,夜静龙须游。问侍东昏宴,金盘得荐不?”温泉一出则浩浩荡荡,汇成了紫麟水。紫麟水水流量大,越旱水源越多,灌溉着大片农田。

    南水上游是幽居村香炉峰下的凤凰涧。香炉峰又叫老炉峰,20世纪60年代,发展地方工业,在老炉峰下筑坝,蓄凤凰涧水,建成了小型水力发电站——阳升观电站。由于水坝地势高,长长的管道斜卧在近60度的陡坡岥上,从上往下看,恰如长龙飞天。管道旁有1070级阶梯,扶栏而上,如登天梯。蓄水坝中,水波粼粼,青山倒映,白云浮游,游鱼摆尾,美不胜收。

    凤凰涧一带有13涧,涧水汩汩不竭。涧水自东往西流,历18道湾,号曰:“鱼栏闩”,至大觉寺与自北而来的紫麟水汇合,形成南水,南水随山谷萦廻而出,往西与银坑水汇合,朝南而流入攸江,汇入洣水河。南水不仅成为攸县小水电的动力资源,也成为当时银坑、枧头、廖家等乡村数万人生活饮用水的源泉。它灌溉着两岸上万亩农田,成为滋润庄稼树木碧草的甘霖。

    宋代彭天益称“金水绕银坑”,所指的金水,当指凤凰涧水与紫麟水汇合形成的南水从北向南,环绕银坑而言。南水又称“金水”,故有“金溪仙迹”之称。清朝康熙年间的攸县知县陈溥把“金溪仙迹”列为南云(古攸县)八景之一。

    古时的南水两岸古木参天,保留了原始森林的植被,所以水土保持完好,水源充沛,南水江面宽阔,可以泛舟行船。当年张岊从朝廷辞官来紫麟山,携全家80多口,乘船从湘江而上,溯洣水、巡攸江、顺南水而到达紫麟山。张岊之所以千里迢迢选择紫麟山,一是看好了这里的青山,二是钟情于紫麟峰下的温泉水。秀山温水,天然仙境。正如唐朝潭州刺史苏师道在《司空山记》中所写:“江南攸邑,为地最僻,有司空山,去县四十五里,当南岳之东隅,连云阳之福地,振潇湘之胜境,作郡邑之崇丘。东西一百二十里,南北一百八十里,高二千六百丈,有温泉源,故名温泉,山亦名紫麟山,及司空隐此得道,遂名司空山焉。” 文中所言的“温泉源”就是南水的一条发源溪流。文士墨客,留下了诸多颂赞司空山的诗文,其中均描写到紫麟山水,如宋代彭天益的“峰峦聚会皆天设,山水萦廻总地裁”(《游司空山》);程元佐的“邃谷穿青嶂,横流漱绿渠”(《奉敕修阳升观落成》);李韵的“鹤叹凌空入紫微,水盘山绕五云飞”(《司空山》);赵永言的“山水犹含万古情。”明朝王伟的“一湾流水绕玄关”“一溪流水奏笙簧”(《游司空山》);陈廷璲的“流水浮花归洞口,清风随客上天台”(《望阳升观诸山》);刘葵的“飞来瀑布湾湾水,别有芝田鸟代耕”(《司空山》);文士昂的“溪风层叠浪成纹”(《隐真岩》)。清代陈宏观的“青山绿水原终古,翠竹黄花别有天”(《经司空山大觉寺》)。古代文人笔下的紫麟山水碧绿温润、清澈养人,是生命之源,

    在南水村堆湖,清康熙年间出了一位名噪湖湘的“旷世轶才”陈之駓。陈之駓字桃文,号岛孙,贡生。据记载,他是清初楚南四家之一,他的著作《岛孙文集》收藏在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他是一位很有骨气的文人,据《湖南省志第三十卷·人物志》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陈之駓参加乡试,被拔为第一名。主考的湖广督学潘宗洛,集诸生宣讲其试卷,赞“此真秦汉文也!”陈之駓却执卷诣案前,略谓:“某文蒙甄拔,其甚愧!但评论有不当之处。”随即指出某事出于某书,宜读某音等。众皆失色。好在主考虚怀若谷,欣然离席,揖曰“某弋科第早,汲古浅,幸教我。”并取案上笔即命改正,再向诸生朗诵称善。他治学严肃认真,不为浮泛不实之学。

    陈之駓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语出诙谐,曾写出“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鹭洲洲边行舟水推舟行洲未行”等巧联。攸县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攸县陈之駓,腊鱼换只麂,世上无邪鬼,百事人做起”的不信鬼神的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