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溪今人旧事都出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黄春平

    开车从炎帝陵起步,沿着S205省道一路南行约4公里,视野突然被大山阻隔。这座大山,就是黄杨山,康熙四十九年(1710)任酃县教谕的彭之昙编撰的《炎陵初志》里,黄杨山被描述为“两峰相对如幢盖,状若列旌,拱卫至尊(注:指炎帝)者然”。以黄杨山为界,北面地域是可俯瞰帝陵的星火村,南面下行则是远近闻名的鹿原镇澎溪村。

    澎溪河从人居最为集中的澎溪洞穿境而过,汇聚了上游船形乡、水口镇多个村庄、数条小溪的山水。在这里,突然间“澎涨”出了一条大溪,之后与大河斜濑水深情相拥,成为洣水源流。作为地名,澎溪、澎溪洞之谓也就是因此而来。走进澎溪,这里随地有故事,处处有精彩。

    鲁坑,全国复式教学实验地

    鲁坑也称鲁坑垄,分上鲁坑和下鲁坑,位于澎溪芭蕉垄,是澎溪两个自然村的笼统称谓。老辈人谈及鲁坑名字的来由,都是津津乐道:之前是叫“鲁康”,先辈们尊崇圣人孔子,孔子出生鲁国,为祈愿后代发达,人才辈出,健健康康,因此名之“鲁康”。而到了1960年代,村民们觉得“鲁康”名不副实,这里不仅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道路也是坑坑洼洼,就更名为鲁坑并沿用至今。

    马安健的到来,让名不见经传的鲁坑垄闻名遐迩。1962年9月,马安健被调到鲁坑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只有他一个教师,4个年级、54名学生。学校全部家当除了破烂不堪的校舍,就是一张3.68元的旧教科书存书移交单、一叠学生欠费条和一群失学在家的学生。

    “鲁坑垄,鲁坑垄,十条汉子九条穷,有女莫嫁鲁坑垄。”这是往时流传的民谣。马安健调入鲁坑任教时,这里85%的农户是超支户,虽然学校就在家门口,但一些十四五岁的孩子却没进过学校的门槛,五六岁的小孩就要带弟妹、扯猪菜喂猪,承担家务活。

    面对窘境,马安健提出并实行半开放式办学,允许学生迟到或早退,完成家务活后再来学校上课。同时,他还带领学生勤工俭学,连续25年实行免费上学,免费发放书包、文具和衣帽鞋袜等学习生活用品。马安健的辛劳和付出,既解决了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又提高了学生上学的积极性,学校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年年达到100%。

    在炎陵,不少教学点甚至村小都是一校(点)一人,一名教师要面对多个年级班,只能“包打包唱”,复式教学是大势所趋。为探索复式教学理论与实践,马安健利用寒暑假自费到多个省市查找资料、观看教学、拜师取经。经过不懈探索,马安健掌握了复式教学“动”“静”搭配规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之后,他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复式单教法”,创立了“短动教学法”和“复式班课堂四步教学法”,研制了35种350件教具运用于教学,使复式班课堂教学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作为鲁坑小学的“掌门人”,马安健以优异教学成果而享誉全国,被誉为“罗霄山脉复式教学首席专家”,由马安健领衔的“复式教学综合教育与社区建设”等课题,被列为国家“九五”发展农村教育重点研究课题,鲁坑小学被授牌为“全国复式教学实验学校”,马安健先后荣膺全国劳动模范、首届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等荣誉。

    马家,考出炎陵“马家军”

    马家,是澎溪的一个小村庄。马家组在澎溪洞的西边,左边有谭家组,右边是潘家组。三大姓氏居住在澎溪河的左侧,界址明显,建房起屋,互不越线。

    《马氏家谱》载: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炎陵马氏先祖马应龙来到澎溪开创基业。马应龙以种地和孵鸭仔为业,他时常挑着一担小鸭仔,从安仁出发,经豪山,越东风,下到炎陵各地农村卖鸭仔,对一时手里掏不出钱的农户,先免费送给他们饲养,来年再来收鸭仔钱。某年的一天,他来到了还是原始森林的澎溪洞,天快黑了,整个洞里不见灯光和人烟,到处是虎豹等野兽的吼叫声,可怕极了。他果断决定,把这担小鸭倒在河里,赶紧往回走,以确保自身安全。

    次年初夏时节,马应龙又挑了一担小鸭来到澎溪洞,奇迹出现了,呈现在他面前的澎溪洞,河里、岸边、沼泽地和树下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鸭子,他高兴极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地方!返回安仁,他随即举家来到澎溪洞砌房屋,垦田土,谋发展。他当年种下的两棵珍贵的皂角树和樟树,至今还耸立在马家祖屋地基上,真正应验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

    现在,马氏在澎溪洞繁衍到了第23代,常住人口150人左右,但马家人会读书,出人才,在炎陵有高考“马家军”之誉,几乎家家户户有大学生。或许是受马安健的影响,恢复高考后马家考出了本科生近30人,已有硕士7人、博士4人,其中6人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现在,澎溪马家人在国内外既有金融、科技领域的专家教授,也有教育界的校长名师。2010年,炎陵县委、县政府为马安健一家授匾“教育世家”。

    马氏后辈人才济济,都说是马家老祠堂风水好。马氏宗祠坐南朝北,与炎帝陵遥遥相望,澎溪河跟着东边山脉脚下从南向北流向澎溪洞,再向西拐了一个情深似海的回头弯,把福气送到马氏宗祠里,然后缓缓向西北流去与斜濑水汇合。

    1975年,马家祠堂在“破四旧”中被拆除。当时,正好澎溪村小要易地扩建。于是,把马家祠堂拆下的所有的砖瓦、木料全部用于重建澎溪小学。后人说,马家之所以出了这么多的大学生、研究生,就是因为祖宗在庇佑,祠堂不在灵魂在。

    黄石,小地方有大故事

    黄石,是澎溪一个躲藏在深山峡谷里的古老村庄,处斜濑水鹿原与船形交界段河畔,其上下游河道两旁石壁陡峭,河谷幽深狭窄,急流险滩相接,自古被排工称为死亡地带。也正是这种逼仄的河道,炎陵县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河东渠道便在黄石河段筑坝取水,成为近3万亩耕地灌溉和3万余人日常生活的源头活水。

    黄石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史料载:黄石曾有一座王舍城,且藏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清同治十二年《酃县志》载:“王舍城,县西五十里,俗传唐目莲尊者诞此岩山下……”清酃邑贡生段佐朝所作《环酃皆山赋》曰:“茅墩腴壤,遥连王舍结城;九潭岩疆,近接云秋耸翠。”关于黄石、王舍城的来历众说纷纭,有青提夫人说、王员外藏宝说、黄石公说、客家话谐音说等,而流传最广的是黄石公说。

    相传,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陈友谅率领洪湖渔民起义加入红巾军。在鼎盛时期,他的部队占领了湘、鄂、赣、皖、浙、闽等地,大有与元军分庭抗礼之势。这时,朱元璋也在红巾军中,并乘势崛起。朱元璋、陈友谅虽然都是红巾军,但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陈友谅的红巾军进入炎陵后,不但与元军争池夺地,还对老百姓烧杀抢掠。炎陵境内以天星寨一带的老百姓受苦最重。当时,天星寨附近有一名叫段远清的人,勇敢地挺身而出,以天星寨为据点,带领当地老百姓组成一支队伍保护乡邻。

    段远清虽然个人武功厉害,但是他的兵丁都是些山野村夫,没有经过训练,自然不是陈友谅的对手。很快,他的队伍只能够依靠天险龟缩在天星寨,几乎陷入了被红巾军包围的险境。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有人说在上游有一位通晓兵书的老者,也许有妙计可以让大家化险为夷。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段远清派人巧借熟悉的地形,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老者家中。经老者的指点,段远清亲自到长沙请来朱元璋的部队与陈友谅抗衡。直到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将陈友谅乱箭射死在鄱阳湖时,战斗才艰难地取得胜利。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段远清征剿陈友谅在溪峒的余党而战死沙场,被追封为“管军元帅”。

    有人说,老者仿佛是汉朝大将张良的师傅黄石公再世。为铭记他妙计救乡邻的功德,人们便在口头上给他封王封相,将他居住的地方改称为黄石,将他居住的村庄改称为王舍城。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