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下田问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罗锡文院士(右二)在田间为水稻生产“把脉问诊”。 记者/杨如 摄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如 胡乐) 8月7日,气温38℃,田间地头热浪滚滚。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及团队,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等一行,来到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月形村,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无人插秧水稻长势情况,为水稻生产“把脉问诊”。

    8月的田间,稻穗摇曳。罗锡文院士和唐启源教授下到田间,从众多的稻穗中抽取两株,看了看,一边掂量重量,一边对比长度。工作人员数了数稻穗上的谷粒,发现主穗有400多粒,副穗也有300多粒。

    罗锡文院士和唐启源教授仔细看了稻穗成熟度和颗粒饱满情况。

    “这穗大不,有300多粒吧?”罗锡文问。

    “有!这稻穗长!”唐启源回答。

    “8月中下旬收割,这个成熟度够了吗?”罗锡文又问。

    “可以!”唐启源再次肯定地回答。

    因受前段时间暴雨影响,部分农田被淹,三门镇对受灾禾苗进行了补种,当前水稻长势良好。根据当前水稻生长和成熟情况,8月中下旬至9月底,水稻将分批次进行收割。

    烈日下,大家都汗流浃背。

    “天气这么热,温度这么高,您79岁了,为什么还坚持下田?”记者问罗院士。

    罗锡文说:“水稻长得好不好,只有在田间看到稻穗才知道;机器走不走得好,站在岸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自己踩在泥巴里,这泥有多深,泥的松软程度如何,才能知道机器下去以后会怎么样。”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杰说:“罗锡文院士的行程,一年有260多天在外出差,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会议室。”罗锡文致力于智慧农业发展,研发无人驾驶农机,创立“无人农场”,实现水稻种植全流程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罗锡文是从株洲走出去的院士,是水稻“无人农场”的开创者,他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探索实现水稻种植“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努力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

    “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指在人工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全程自动控制或机器人自主控制,完成所有农场生产作业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