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田心机厂”的“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赵烈强

    湖南人惯把丘陵环抱、面阔且平坦的地段称之为“塅”。在株洲城北,有个田心塅,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业开拓者看中这里,打桩建了工厂,修造铁路机车,曾取名“铁道部田心机车厂”,简称“田心机厂”。厂名简洁、亲切,人们沿用不变,甚至以厂名替代了“田心塅”地名。

    田心塅的原始风光极富魅力。塅北、塅西两个方向,青山秀峦各送出一道汩汩溪水将“塅”包夹,并于“塅”的南端汇成小河。工厂便傍溪建起围墙,北、西二水便成了厂区天热的护厂河,厂区俨如城池,周边则开东(即今正门)、西、南、北四门以利交通。

    时光冉冉,临西溪的西门撤岗封墙,处正北的北门亦封堵——后又于正门北侧建新北门,南门则大幅内缩,改了朝向。为安全计,上世纪七十年代,于正门南侧开汽车货运专门。老四门中,八十多年位置不变的唯有厂正门,只是历次增修,规模愈加宏大。

    工厂的生活区分布于北溪以东,初勘厂界时极为辽阔。为防匪患、偷盗,工厂在生活区与广大乡村的交界处设若干门卡,有大东门、小东门、南门口、北门口等,它们中有的设过门岗,有的以铁丝网栅栏档堵,逢厂休、民间节日开放。

    这许多的门,在田心机厂生产和职工家属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地名,也承载了历史的沧桑、工厂发展的梦想和光荣。

    南门和南门口

    初建时的田心机厂,犹如“口袋”,沟通外界既无公路,也无水路,连通大千世界,仅靠厂南门或南门口小道,入田心火车站发散。

    厂南门昔日立于高岗,掩映在一片葱郁的树木间,其下便是厂铁路专用线,路基处之上,过一单跨水泥桥,再行入田心火车站站区,连接粤汉铁路大动脉,输出工厂机车车辆产品的同时,也运入工厂生产所需物资。

    与专用线水泥桥相邻的是一座与之并行的简陋低矮的木桥。桥北头即为厂生活区的南门口。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接管工厂以后,职工通勤、公差、携家口远地探亲或偶尔进城游玩,必经南门口,于门岗交验“铁路职工服务证”或“铁路职工家属证”方可放行。

    南门口门岗背倚南高峰南坡,北、西二溪汇成的小河在面前缓缓流过,注入不远处的龙母河,一直汇入湘江,地势之险峻,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味,称之为工厂连通外界的“咽喉”也一点不为过。

    南门口外地势低洼,年年湘江洪水顺龙母河倒灌,致洼地汪洋一片,只有地势稍高的南门铁路专用线尚可走行火车。1955年冬,株洲的湘江防洪大堤建成,随后又建了白石港桥闸,从此根绝了水患,南门口的“咽喉”功能正常发挥。

    1956年,株洲升格为地级市,工业扩张,城区人口快速增长。1958年1月,株洲成立公交公司,首辟3条公交线路,第3路由市区的大米厂发至田心机厂。至此,田心机厂有了第一条通往市区的公路,南门口木桥也改建成水泥桥以方便行车。当时,3路公交票价3分,乘公交出南门口到市区成为职工家属周末活动首选。

    六十年代中期,京广复线、株洲北编组站相继竣工,宽大高耸的路基覆盖了厂南门和南门口,3路公交线有大铁路宽绰的水泥桥涵相通,南门口的“咽喉”作用也逐渐消退,厂南门则大幅内缩进至生产区——铁路专用线改向,帮助北编组站铁路进上行调车场,转运产品物资。

    斗转星移,今天的厂南门似乎是不起眼的存在,南门口也淡出人们的视野,响田路、田心立交、时代大道等更是冲破咽喉,把大国企引向国内国际大市场。这是田心机厂、城市的开放与进步!

    热闹一时的大东门

    田心机厂的建立,也带动了田心塅乡村贸易的繁荣。在厂界东口(现响田路东桥涵位置),自发形成了一条往东延伸、商铺集中的狭窄街道。街呈“卜”字形,总长约500多米,人们称为“大东门”。

    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东门一时热闹起来。餐馆、旅店、杂货铺、布店、裁缝店开张迎客,外来摆摊贩特产的不少,行人如梭,俨如集市,工厂的职工家属多来此购物。街上住户多为乡农,破旧倾斜的泥草房是他们的安身之所。街后,有他们的菜地和稻田。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株洲和田心机厂后,湘潭县委(当时的株洲系湘潭县一区)和一区区委指示,湖南系和平解放,反动势力根基没有触及,务必将田心机厂列为要害企业重点防护。工厂军管会、驻厂部队也遵照上级安排,在抓好企业恢复生产同时,积极配合地方党委,短期内平定匪患,镇压匪首黄洪基,又在大东门外召开公审大会,枪决反革命恶霸左纪桢。之后,工厂又配合政府对大东门实行整肃,扫除黄、赌、毒,使大东门气象清朗。工厂还大力改善职工生活,在大东门内的那棵大樟树下办起“田心机厂供应站”,站下分办许多店铺。店铺商品丰富,物美价廉,且供给充足,引得大东门街的乡民反倒赶往厂区购物,街道日渐变成居民区,人们反将大樟树一带称为大东门了。

    但是,原大东门街上那些口碑好的店铺在政策支持下依然存续。有家裁缝铺,店主姓张,制衣很是考究,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寻张裁缝做了一套挺括的毛哔叽中山装。位于街道中部的唯一一家照相馆,房舍最为高档,虽是平房,但层高足有5米,屋顶铺大玻璃瓦,地面三合土精心硬化,一如水泥,环境相当不错。当时,参加工厂军管和短暂驻扎还要转战南下的部队战士都选择在这家店拍纪念照,军人出出进进的,很是风光的样子。六十年代,我已在厂办的高中念书,入团时的团员合影也是在这家照相馆照的。

    沧海桑田的北门和北门口

    讲完了南门、南门口、大东门的故事,再来讲一讲北门、北门口的变迁。

    北门,即厂生产区北门,方位正北,与北溪流向相同,因毗邻金盆岭东坡,道路出厂弯多不畅,上世纪七十年代封门改墙。数年之后,北门又移至厂正门北侧新开。新北门实则面正东,称北门似乎不确切,所以一度又称“中门”,只是由于职工、家属已习惯将胜利村(今泉塘湾小区)、解放村(今北山一村)连同北岭山上一大片都统称为北门,也便无人计较朝向问题了。

    北门一大片,有与大东门厂供应站齐名的商贸区,附近还有建修车间、印刷厂、单身职工二宿舍两栋楼及一口不小的池塘,很是热闹。一条宽约3米的溪涧自东而来,串联池塘,流入北溪,成为北溪小支流。一条沙石小路与小涧并行,成为两座山间一道东西走向的峡谷。涧的两边坡地,是职工家属种植蔬菜的地块。菜地上方,北岭一边,排列着俗称“自建房”的土筑房60栋,还有一处方便家属、孩儿来厂探望职工的临时小区——母子接待室。南山这边,有略大一点的土筑“自建房”30多栋,还有条件稍好的新乙种、新丁型、新丙种等多型平房住宅,厂劳动服务公司创办的一家公办的简陋小机械厂也建在南山坡上。这么大的区域,数千职工家属全靠这条沙石小路进出,逢阴雨连绵,行走甚为不便,人们叫苦不迭。

    新北门建成之时,正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北门一带融城速度加快。继厂前区变靓后,多年的沙石路也变成宽阔的水泥马路,不久又有了柏油街道——田红路。街道两旁,大楼鳞次栉比,可比县城商贸中心。新世纪头一年,从田心机厂始发的第二条公交线路——35路开通,田红路车流如织,愈加繁华。

    北门口,曾三度变更位置,是人们概念更模糊的地方。它最初在胜利村与乡村的交界处,大概是现在泉塘湾小区的北出口,一侧是农田,一侧是红土丘崖,工厂避田傍崖建有一段很短的沙石路,让步于漫野望不尽的油茶林前。

    1960年至1965年,工厂生活区北扩,征地建单身职工三宿舍两栋楼房。1976年继续北扩建4栋4层居民住宅楼,还为家有“无粮无户”人口的困难职工建房若干。由于这一带人口增多,工厂又在现新民路位置办了一个商贸区,北门口也随之移至附近,并设卡。

    进入新时代,政府投资改善厂区街道状况,将厂区主干路田心路拓宽、拉直、加长,使得田心路与红旗北路、时代大道、新民路四路十字交叉,南北通衢。此时要寻北门口,那就算田心路北口吧!

    自幼至耄耋,我一直生活、成长、工作在田心机厂。当生活区管理移交社区之后,我依然习惯将它和工厂看作一个整体。当看到拥堵潮湿、布满裂纹的土筑房一栋不剩地被现代楼宇取代时,当看到农田、土路、菜地、水塘被绿荫拥抱的纵横柏油路取代时,当蛙虫鸣叫、星星点点萤火变成彻夜不灭的车灯闪烁时,我们这些经历过风霜雨雪的“造车人”,心扉怎不为田心机厂年复一年的华丽蝶变而雀跃跳动?它不正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共和国的勃勃生机吗?它不正说明我国的社会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吗?是党,是改革开放让我们拥有了今天的幸福!

    谨以此文,纪念建厂88周年!

    (作者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退休职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