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实习生/吴彤宇
通讯员/荣志
夏日炎炎,暑假的到来让孩子们迎来了欢乐的假期时光,随之而来的溺水风险也日益凸显。每逢暑假,各地青少年溺水身亡的悲剧频频发生,暑期预防溺水也成为学生安全工作的头等大事。
今年7月,全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预防中小学生溺水问题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上升到法律层面。
其实,在株洲,防溺水工作早已全面铺开。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层层压实责任,借助科技赋能、创意推广等,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线,共护生命之花。
多部门协作,安全一“夏”
近日,天元区雷打石镇联点领导、村两委干部、派出所民警和党员志愿者纷纷来到沧沙港区河道边巡查。
道路旁,树立的一张区级河长公示牌格外显眼,上面清晰标明了从区级、乡级到村级的七位负责人。
每个岗位都由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以及民间组织负责人分别担任。公示牌上标明相关部门电话,便于群众监督。雷打石镇人大副主席陈妮介绍,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人。比如,公安部门主要负责牵头组织派出所和驻村辅警在暑期开展常态化巡塘巡河工作;水利部门负责牵头将预防溺水工作纳入“河长”“湖长”职责并加强日常管理等。
“预防溺水工作不再是教育系统的‘单打独斗’,而是各个部门统筹协调、并肩作战。”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市全面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校联防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责任体系,所有中小学校均聘有安全副校长,负责辖区学校(教学点)学生预防溺水及安全管理工作。
《规定》不仅清晰界定了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压实了危险水域预防溺水主体责任,而且合理规定了政府及部门的职责。
科技赋能,筑牢生命“安全墙”
踏入石峰区云龙香江学校,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正在滚动播放湖南省中小学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校园里随处可见以“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宣传栏,教学楼走廊中摆放着学校预防溺水工作考核公布展示板。
像云龙香江学校一样尽心营造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环境的中小学校不在少数,在暑期开始之前,各校便将防溺水教育先行一步,做深做实。
在市二中附属小学,有两位特殊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师”——防溺水机器人,它们能说会唱,深受学生喜爱。
校长彭小英告诉记者,学校将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科技相结合,用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机器人播放预防溺水歌曲和宣传语,让孩子的安全意识更好地入耳、入脑、入心。
“你已进入危险水域,请立即离开!”在芦淞区,当一名同学靠近危险水域时,警示语音立即大声响起,催促其迅速离开。该区向科技借力,在水库及湘江河流水域沿河道等重点位置安装数十套防溺水智能监控系统,建立虚拟电子围栏加AI人脸识别和预警报警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基本覆盖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街道和大型水库。
像这样的系统,已经在全市全面铺开。可别小看了它,系统里存储了海量学生信息数据,可通过后台人体识别和行为识别精准判断。
“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在附近,系统会自动呼叫该危险水域村监管人员。劝阻无效时,值班人员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市教育局副局长罗裔介绍。
在茶陵县舲舫乡,各水域上空,无人机正在巡查。相较传统巡查方式,无人机具有可控性强、辐射面广、不受地形约束等优势,通过“人防+技防”“空中+地面”相结合的高效方式,工作人员能够更好更快地查看全乡各水域情况,提升了巡查效率。
创意推广,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私自去游泳可不好,擅自结伴更加不可靠……”醴陵市教育系统推陈出新,邀请网红达人和学校共同将《上春山》改编为《防溺水之歌》,利用短视频媒体流量,传播防溺水科普知识,观看总量超过300万人次。去年,该市还邀请“厂BA”明星球员拍摄假期防溺水宣传片《为生命画界,勿做夏日孤“泳”者》。
炎陵县霍家村大学生也齐齐上阵,积极参与村委组织的防溺水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等方式,向辖区村民介绍了防溺水知识以及溺水后如何自救,为辖区村民打好“预防针”,筑牢“防护墙”。
攸县教育局充分利用覆盖10余个乡镇(街道)的“小广场”,通过组织开展歌唱、竞答、朗诵、表演等形式,让“七不两会”等防溺水安全知识入脑入心。
技能培训,提升防溺水能力
有守护也要有成长。不少学校将游泳纳入日常课程,从实际出发,提升学生自救能力。
在长沙市一中株洲实验学校,校长带队开启“21天游泳打卡挑战赛”,带领全校师生在恒温游泳池里学习游泳技能,提升防溺水能力。
鼓励中小学生参加暑假防溺水安全学习课堂,今年暑假,天元区教育局动员社会力量发放游泳培训班专项抵扣券若干,同时优先辖区内贫困生参加,让更多学生学会游泳技能。
去年8月,我市出台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八项硬措施,多措并举织密防溺水“安全网”。连续两年未发生三人以上重大溺水事件,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生命至上”,让防溺水“安全网”织得更密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