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湾村村民在采摘红松茸。 记者/邹怡敏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刘艺锋 陈柱波
7月20日,位于渌口区朱亭镇金福村的“山哺园林”油茶基地,林下套种的香芋南瓜迎来采摘季,村民们分工协作,采摘、搬运、打包、装车,准备运往长沙。
近年来,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油茶产业,今年4月开始在林下套种香芋南瓜。短短3个月时间,亩产南瓜800公斤,每亩产值1200多元,实现一地两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渌口区支持发展壮大油茶、楠竹等林下经济,从林下套种、种养结合的第一产业,到林产品加工、旅游休闲等第二、三产业,“林上采、林下种、林中养、林边产、林里游”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在渌口初显雏形,生态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海“生金”。
向树林要效益
“你看,经过有机肥滋养,这油茶籽长得多油亮饱满。”走进位于南洲镇田家湾村的田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望着山上生长旺盛的油茶林,合作社负责人田四军骄傲地说。
去年7月,渌口区林业局与湖南前沿茶油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打造“油茶林+红松茸”的林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引进“中科1号红松茸”,在南洲、渌口两镇试种。
“我们利用秸秆、杂草、茶籽壳、树枝等为材料,经科学混配和发酵处理后成为基质,变废为宝,不仅红松茸长得好,还增加了油茶树周边的土壤肥力,减少了林木管护成本。”田四军介绍。
红松茸在每年10月至11月种植,50至60天便可首次出菇,出菇时间可持续到次年5月。红松茸的播种、管护、采收等环节需要大量人工,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我们合作社种了70亩,高峰期一天需要50人打理。”田四军介绍,红松茸采摘完后,基地又种西瓜,收入增加。
作为全省茶油大县(区),渌口区现有油茶38.4万亩,约占林地总面积的一半,每年可提供优质茶油200余万公斤。该区积极探索“油茶+套种”的模式来弥补油茶挂果前的空档期,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目前,该区已建设古岳峰镇“油茶+百合”、龙潭镇“油茶+黄精”、南洲镇“油茶+芦花鸡”等林下种养殖基地2100亩,每亩每年可降低油茶林抚育成本1000多元。
用加工增价值
走进龙潭镇龙潭村,连绵起伏的山峦间,青翠的楠竹密密麻麻。山脚下,竹木加工厂机器轰鸣,一根根楠竹经过筛选、开片、切割、打磨等工序,变成一捆捆竹片、竹筷、竹签,然后装车销往外地。
龙潭村有渌口区“南大门”之称,与攸县、衡东交界,是典型的偏远山区村。村域拥有森林面积3.48万亩,其中楠竹1万多亩。过去,因楠竹卖不起价、缺乏销路,村民不愿上山砍伐。
“楠竹不及时砍伐,大片烂在山里,只能枯死做柴火烧,没有产生效益,很可惜。”村党委书记刘必武介绍,村支两委通过投资或入股方式,筹集35万元,建设竹木加工厂,生产麻将凉席等产品。之后,又以加工厂出租的方式引入一江西籍老板,双方以每年租金20万元的标准签订了10年合同,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稳定保障。
“竹子收购价从260元/吨涨至420元/吨,大家砍楠竹的积极性提高了。”61岁的李永红是五保户,和瘫痪的弟弟相依为命。过去,因赚不到什么钱,他和大多数村民一样,任由竹子烂在山里,有了竹木加工厂后,楠竹身价提高,他一年靠卖竹子能赚2万多元。
现在,村里每年可消耗楠竹6000吨至8000吨,村民的楠竹收入达300万元,带动50多名劳动力就业。“未来我们还将延伸产业链,把竹屑这种‘下脚料’制成竹炭,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刘必武说。
把竹子玩出不同花样,淦田镇南塘村从工艺品方向入手。村民赵勇军曾在广东一企业做管理兼工艺研发,在村里的号召下,他回村担任竹制品研发总工艺师,利用村里丰富的楠竹资源,制作竹筏、凉亭等工艺品,受到市场青睐,也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借资源活旅游
在森林中听蝉鸣鸟叫,在清晨赏万丈霞光,如今,龙门镇花冲村已成为乡村露营休闲热门打卡地。
花冲村森林茂密、环境清幽。2021年,在建成航空滑翔伞基地的基础上,该村引入露营基地云由·星云美宿。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2022年5月,露营基地吸引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露营季》栏目组来村取景拍摄。有了“明星效应”的加持,露营基地流量暴增,越来越多的人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分享花冲美景,云由·星云美宿也成了花冲村一个闪亮招牌,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多万元。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渌口区积极打造露营、溯溪等文旅体验项目,吸引旅客“一日游”“周末游”。
龙门镇太湖村依托太安山、太湖水库,打造溯溪夜市,不仅丰富村民夜晚生活,也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售;长冲村建成越野赛道10公里,并将闲置的房子改造成长冲大院,提供游客用餐和住宿休闲,一些越野俱乐部经常来此开展户外越野活动,扩大了乡村知名度。
康养旅居市场前景广阔,该区引进“经世·文创部落”项目,目前一期水仙湖项目已对外开放,后续还将建设紫禁书院、康养民宿、亲子研学基地等项目。朱亭镇借助凤凰山林场资源,打造休闲农庄和鲜果小镇,实现与周边镇的文旅项目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