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改造“共同体” 寻找诉求“公约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晨光小区新增的充电桩遮阳棚下,居民的电动车有序摆放。 记者 李军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军

    通讯员/李艳艳 刘兴旺

    株洲七月,骄阳似火,老旧小区改造亦如火如荼地开展。

    透过典型案例看株洲探索,入选住建部联系示范点的荷塘区晨光小区改造有哪些看点?

    变化:

    “三合一”老小区重生

    7月25日上午8点,沐浴在晨光中的晨光小区,被正在进行的改造施工持续更新着面貌。

    “目前改造施工完成了九成以上。”晨光小区党支部书记谭小珍说。

    如果是初次走进晨光小区,你的第一印象或许是“新”:崭新的沥青路,新划的停车位,新增的带遮阳棚的电动车充电桩,休闲广场的橙蓝绿等色块似乎还没干透,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可对谭小珍这样的老住户来说,每个崭新的画面,都有过去破旧的样子做对比。“以前乱搭的‘飞线’像蜘蛛网,各种车子乱停,黑乎乎的楼道里堆着杂物等,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她回忆说。

    63岁的彭志明家住35栋,是将近10年的住户,他指着现在沥青路说,以前小区的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有时还污水横流,很不好走。

    实际上,现在的晨光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是连片集中改造项目,涉及新晨光小区与老晨光小区两部分。上面说到的还只是新晨光小区,老晨光小区以前的环境更差。

    谭小珍说,老晨光小区是“三合一”场所,有不少从事服装等行业的小加工厂,生产、仓储和务工人员住宿都在一块,给环卫、消防等管理工作带来挑战。“幸亏小区里有市场服务中心,也配备了消防力量,起火等安全事故都能及时应对处理。”她说。

    年近六旬的肖冬生家住12栋,属于以前的老晨光小区。在他印象中,“改造以前,这里加工废料和生活垃圾乱丢,没有路灯和监控,我从来没在小区楼下散过步,亲戚来串个门也直摇头。”

    老旧小区改造后,施工人员清洗路面为铺沥青做准备那天,肖冬生很激动,拉着同在现场的谭小珍笑着说,“我在这住了快20年,从来没看到小区这么干净过。”

    如今只要天气晴好,肖冬生每天早晨傍晚都会摇着蒲扇散散步,和邻居拉拉家常。

    按照规划,当改造全部完成,晨光小区会比现在更亮丽与智慧:垃圾分类处理点、运动休闲广场、党建活动中心等设施,会进一步完善;相关小程序开发做好后,居民可及时掌握小区党支部与物业方的工作信息并预约相关服务。

    推进:

    寻找各方诉求最大公约数

    晨光小区的位置有些特别,它处于荷塘区文化路以西,合泰路以南,石宋路以北,西临石子湖公园。在合泰地区,老晨光小区作为“三合一”场所,曾经是火灾隐患的重点整治地。

    检索公开报道可发现,老晨光小区相关楼栋单元曾有多家服装加工场所扎堆,并不同程度存在生产车间和宿舍、厨房在同一空间,灭火器过期、无应急灯和消防安全逃生窗口等消防安全隐患。

    曾经,荷塘区市场服务中心联合月塘派出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时,老晨光小区都是被整治的重点小区。

    谭小珍介绍,很多在老晨光小区开厂的老板,都在新晨光小区买了房,由于老晨光小区环境差、流动人口多等原因,两个小区之间曾有围墙相隔,“都叫晨光小区,但就像两个被隔开的孤岛。”

    这给居民带来了一些不便。“新晨光小区有幼儿园,我们老晨光小区的要送孩子去,需要绕远路。”肖冬生说。

    晨光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启后,围墙的拆除变得势在必行,但不是所有居民都能理解。背后原因错综复杂:有居民担心,老晨光小区的流动人口会带来管理上的难题;有住在新晨光小区的老板担心,小区改造对“三合一”场所的整治会增加他们的成本等。

    但随着围墙被拆除,并对老晨光小区的“三合一”场所进行规范,一些原本存在的担心并没出现,而共赢的局面却在悄然形成。

    对两个小区的局面来说,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了小区“颜值”,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谓“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对老晨光小区的老板来说,加工区及员工住宿区等区域的规范,短期来看是多花了钱但在招聘时却是“加分项”。

    对外来务工人员就更不用说了,原来拥挤脏乱的宿舍变得宽敞有序,工作环境也显著改善。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改造老旧小区助推基层治理,晨光小区的经验探索拆除的是心墙,重塑的是善治。

    启示:

    用党建构建“共同体”

    从老旧到新颜,从难管到善治,从表及里,这处老旧小区改造撬动基层治理的典型,藏着什么启示?

    答案,依旧在党建。

    “你扫一下这个二维码,会看到我们小区的‘红色细胞’。”在晨光小区的党建活动中心,谭小珍指着一张图片说。图上有所有楼栋的分布图,35栋楼贴着各自的二维码。

    记者随机扫了12栋的二维码,手机上很快显示出该楼栋组长、楼栋长、邻长,以及党支部党员等人员的相关信息。如果有相关需求,很快就能找到相关工作人员。

    晨光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成功,凝聚着株洲老旧小区改造的探索,诸多经验中党建引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月塘街道和东湖社区牵头下,2021年7月,晨光小区成立了党支部,新晨光小区和老晨光小区都有党员参与。“虽然当时两个小区之间还有围墙,却通过党建的纽带紧紧联系到了一起。”谭小珍说。

    有了红色阵地,谭小珍又在街道和社区指导下,开展了楼栋长与邻长推选工作。

    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彭志明是35栋的楼栋长,他坦言自己起初并不想当这个楼栋长,“以前新晨光小区搞过自治,效果并不好,而且小区多年存在的问题积重难返,我刚开始对能否改造好有些怀疑。”

    对此,谭小珍通过请老党员劝导、自己也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等方式,最终打消了彭志明的疑虑。“首批11个楼栋长推选,成果出乎我们的预料,大家的支持率都很高。”她说。

    随着党支部建立、楼栋长与邻长选出等,老旧小区改造也就有了有力抓手。2022年6月,谭小珍得知可申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消息,前后花3个月跑了10多次市住建部门,终于成功把资料递交了上去。最终,晨光小区的老旧小区改造还被选为住建部的联系点。

    老旧小区改造牵一发动全身,需要理清不少“麻纱”,株洲的做法是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覆盖”模式,即党组织、业委会自治、专业物业全覆盖,建立党建+网格员+楼栋长来当家,打造一个推进工作的“共同体”。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老旧小区改造共同体,包括街道、社区、参建单位、小区物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可引导居民参与工程实施、违建拆除、矛盾协调、竣工验收等全过程。

    通过这种“共同体”模式,晨光小区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物管会,建立了小区的业主自治组织。同时,将老晨光小区的物业公司覆盖到新晨光小区,实现了专业物业的全覆盖,为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