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火车”的 那些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谭光辉

    看过电影《铁道游击队》之后,我们每个男生大都有一个火车梦。

    小学时上图画课,画得最多的也是火车:一个大大的“n”上画一截小圆柱就是火车头,接着是逐渐变小的车厢,车轮是从大到小的圈圈,最后在火车头前画一截铁路,烟囱里冒出的是由小到大的滚滚浓烟……

    用粉笔头在晒谷坪上画,用钉子在潮湿的地上画,用木炭在老屋的墙上画……看过湘剧《园丁之歌》之后,有同学竟然学起“坏小孩”陶利来——用算盘子做火车。

    在那个鲜见单车、最多搭过狗仔拖拉机的年代,湖头屋场那个每天与火车打交道,每次回家都穿着铁路制服的曾同志,让没出过鸾山、没见过火车、没坐过火车的大人小孩羡慕死了。

    上中师时,我非常羡慕醴陵籍、茶陵籍还有国道边攸县籍的同学,他们可以坐火车往返,凭学生证还可以半价。我的学生证曾被同学借去使用过一次,事后,那同学请我在珍珠巷尽头那家米粉店吃了一大碗米粉。吃完米粉,我们沿河边散步到铁桥,有幸近距离看到了开往茶陵方向的绿皮火车。

    1985年下半年,从同学家返回学校时我们选择了坐火车。从新市站到攸县站,票价陆角。因为是第一次坐火车,我特意拣了一个靠窗的正向座位。汽笛响过之后,火车徐徐驶出车站,两边的房子树木电线杆慢慢后退。车速越来越快,风呼呼地吹着,两边的风景一掠而过,公路上的汽车慢得像乌龟,交叉路口被拦住的是行人和各种车辆。

    要说第一次坐火车的感受,唯有那位矮个子列车员堪称经典的叫卖:“花生瓜子矿泉水,香烟啤酒烤鱼片来咯。”

    1992年暑假“充电”学习,我也选择了坐火车。网岭四点多上车,株洲站下车已是华灯初上。一路高温,一路出汗,座位热得发烫,车厢顶棚上吊着些半死不活风扇。途经五里墩时,震惊全国的“321”列车相撞事故残迹犹在,惨兮兮地歪在水稻田里的是几节报废的车厢。无法想象事故惨象!

    印象很深刻的是1996年上北京那次。晚上八点多从长沙出发,第二天晚上七点多到达北京,历时二十三个小时。一行九个人,只抢到三张硬卧。我与李哥、二乃还有发师傅全程硬座,不知打了多少轮“升级”。一天一夜没洗漱,脸上仿佛有一层厚厚的包浆。

    那是一次愉快的旅行。我们到故宫、长城、颐和园打卡,在天安门广场看国庆升旗,在王府井、西单购物,还逛了地坛、大观园、动物园,最大的收获是有了第一次坐地铁的体验……

    回长沙时还有个小插曲:我们的回程票明明写的是北京到长沙,可在汉口站竟有人跟我们争座位,还惊动了列车长。事后想想,估计是宾馆在代购回程票时做了手脚。

    2012年送女儿读书,往返坐的是“主席故乡车,雷锋故乡人”的T1/2次列车硬卧。2019年女儿陪我们去北京旅游,我们坐的是高铁,就五六小时,快捷得很。

    2015年7月1日,醴茶铁路客列停运,衡茶吉客列运行。这于攸县人民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020年4月,醴茶铁路电气化提质改造完成;6月30日,醴茶线恢复客运运营。

    醴茶铁路是贯穿株洲南北的交通要道,素有“连心路”“红色路”“致富路”之美誉。有报道说:客列复运极大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对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昨天回攸县,我选择了从长沙开往炎陵的K/9233次列车。列车面貌一新,旅客面貌一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