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度夏穿什么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炎热的夏季,现代人脚上穿的,是各式各样的凉鞋。单说女式凉鞋,就款式繁多,质优美观。那么,汗水淋漓的夏天,古人穿什么鞋度夏呢?

    唐王睿《炙穀子杂录》中说:“夏殷皆以草为之屩,左氏谓之菲履也。”由此观之,上古夏朝时,古人已开始穿草鞋。“屩”“菲履”皆为草鞋之意,即以草编织的鞋。

    秦汉时期,草鞋已经普及,但直到隋唐,也没有“草鞋”之称。除了“屩”“菲履”等名称外,草鞋还有“屦”“屣”等多种叫法。“屦”,乃先秦人对草鞋的流行叫法。制作草鞋材料一般有葛、麻、蒲草、芒草、稻草、藤、蒯等,高级的以丝和动物的筋、皮制作,这类草鞋称为“丝履”“皮屦”。用葛制作的“葛屦”,即草凉鞋,在先秦时期广为流行。

    元代陶宗仪的《事始·鞋》曰:“古人以草为屦,皮为履,后唐马周始以麻为之,即鞋也。”可见,“鞋”的称呼历史并不久远,其早期一般指浅口鞋,写作“鞵”。古代比较讲究的草鞋,还会涂上油漆,防腐耐穿,颜色也漂亮,称为“漆履”。

    这是古代草凉鞋的大体历史沿革,那么古人度夏的这种粗简草鞋,又有哪些文化内涵及拓展的空间呢?

    其实在古代,别看草鞋虽简,有身份的人夏天穿什么样的凉鞋又很有讲究,注重凉鞋的颜色和款式。《仪礼·士冠礼》有“玄端黑屦”“素积白屦”的记载。即夏天穿以葛草编结的鞋子时,若着黑色衣服,则穿黑色鞋子。若穿白色丝织衣裳,则搭配白色鞋子。

    日本人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过去也喜欢草鞋,至今仍将编织的凉鞋称为“草履”。

    后来,古代出现了木屐,木屐是一种多功能的凉鞋,更适合夏天穿。其做法较为简单,在木底上打孔,绳索穿孔编结即成。古代木屐多方形,左右脚不分。有鞋底前后带木齿的“齿屐”,还有无齿“平底屐”。

    这种古代木屐凉鞋,夏天男女通用。到了唐代,广泛流行于民间。唐代诗人李白《浣纱石上女》曰:“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李白描写了一位可爱的农家女孩,脚穿齿屐在河边洗衣服。一双齿屐还以亮丽的金色作了涂抹,映衬着“白如霜”的双脚,可见古代木屐在夏天使用之广。

    古人还将木屐设计成有拖鞋功能的凉鞋,无跟无齿,此结构简单的木质拖鞋明代多见,时称“拖屐”,男女居家穿之。清代人则把凉拖鞋称为“散屐”,与明朝的“拖屐”一样,平底无跟,材料不限于木质,兽皮亦可制作。“散屐”,因散足而得名,即光着脚不穿袜子。用皮制作拖鞋并非清代所独有,唐代的“皮屐子”,即是这种“皮凉鞋”。

    据《老年文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