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联其志 清廉其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邬添奇

    醴陵历史上流传有一些联语廉事,比如明朝汤信“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清朝罗如钊“赢得清风归故里;输将明月照新疆”等,这些对联既昭示了他们的高尚人格,也把清廉的美德流传到后世。

    此外还有一些诗联,诵读其字句,无不深含着一种震烁古今、辉映后世的清风正气,例如“公庭绝迹徐昭法,斗室穷居杜五郎。”这是乾隆年间醴陵县令许道凝赠给汤天焕的诗句。从字意解读,是说朝堂中像徐枋(字昭法)那样甘于清苦、富有气节的人已经绝迹了,而陋室之中还居住着像杜五郎(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的人物,家中有两间小屋,他整整三十年没有出门,自耕自种,与世无争)这样不慕荣利、乐天知命的人。结合背景资料,可知作者是想表达汤天焕是徐昭法、杜五郎这样的人物。

    汤天焕,清乾隆年间内阁中书。史称他“严于取舍,纤毫非义,虽尊贵馈遗不受也。”汤天焕还曾作《云阳石纪》,追思其“先公读书用世,宦迹所遗,并无长物,一介不取之操,恍见于山高水长为不朽矣。”他承继了祖上清廉自守的美德,一生从未收受不义之财,他的事迹载入史册,传于后世。

    与汤天焕同时代的醴陵人刘光墀,曾书座右铭:“此身如玉守云难,莫把冰渊一念宽。纵使闲居人不见,须知暗里有神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要做亏心事,因为即便没有旁人发现,冥冥之中也早有鬼神察觉。刘光墀,字芳琳,有拾金不昧之德,尤其饱览群书,曾两中副榜。在湖北任官时,他檄委散赈,以救钟祥之灾,使百姓获得实惠。刘光墀在慎独方面用功颇深,后来由于清廉和才干出众,被荐举为知县。

    百年后,醴陵文氏家族走出一位志士仁人,他弱冠入县学,先后在省一师、长郡等校任教,在安仁任知事。后又与傅熊湘、袁家普等远赴上海请愿,痛陈兵匪在醴陵的暴行。他秉性孝友、操行廉谨,但终因积劳成疾,于四十八岁时去世。临别时他自诵一联:“一水回环,随人清浊;双丸钩转,成我古今。”表达了其以清白自居、问心无愧的胸襟和节操。

    其实,历史的“富矿”里从来不缺清廉的基因,弘扬和赓续清廉文化,让清风正气持续吹走歪风邪气,才能天清气朗、国泰民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