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蒿
先讲一个故事。
2007年,时代新材与国防科大签订关于风电叶片技术联合研究开发的战略合作协议,“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到2023年,时代新材风电叶片产能位居全国第二、全球前三,风电叶片总销售额突破67亿元。
在进行复盘时,校企双方表示,“如果时代新材没有选择国防科大,风电叶片产业发展阻碍重重。反之,如果国防科大没有选择时代新材,风电叶片的研究成果也很可能难以迅速成功转化应用。”
校企携手,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有机衔接和精准对接,完成了最好的“双向奔赴”。
这样真实的故事总是让人怦然心动。
7月17日,300多位高校院所、企业、园区、投资机构等核心创新力量的负责人齐聚株洲,以参加大会交流、多轮次闭门洽谈等方式,深入交流,碰撞出的合作“火花”,值得期待。当天,湖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大会暨“双高”对接活动在株举行,吹响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号角。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高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结合点,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成果的重要策源地。近年来,株洲传承“厂所结合”基因,推动轨道交通、中小航空、硬质合金、新能源等领域一大批高新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跃升,背后均有高校院所的强大支撑。
必须看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的动力正越来越足。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2.3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1/4;2022年,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转让、许可专利达2.9万次,比2020年增长60.2%。
起风了,要早起,去追逐风。争取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株洲有基础。当前,众多高校院所不缺前沿领先技术、高端人才,但缺乏可应用的规模产业、应用场景、成本优势,这些恰是株洲所长。株洲是全省乃至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市州之一,以轨道交通、航空、硬质合金等为支柱的完备产业体系,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全力打造良好的创新成果转化生态,株洲有决心。今年来,突出缺什么就补什么,我们以“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实施创新成果对接、创新要素链接等“六大活动”,在平台搭建、金融支持、供需对接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了72个高校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在株落地,体现了各界对株洲的充分认可。
当下的株洲,思想统一、目标明确,但实现目标仍需大抓落实。尤其是,推动更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是高校和科技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来推动。各有关单位必须“多往前走一步”,立足自身职能职责,聚焦重点任务,共同研究、加快推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合力,为加快把株洲打造成全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首选地添砖加瓦。
让更多“创新之花”在株洲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让更多校企科技合作推动成果转化的“株洲风电叶片”故事涌现,株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必将更加澎湃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