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强年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主汛期(4月至9月)将呈现“前涝后旱,涝重于旱”的趋势。入汛以来,全市特别是南部地区已连续遭遇六轮强降雨。湘江、渌水、洣水等河流水位显著上涨。与往年相比,全市918座水库的水位总体偏高。
天气变化无常,气象预报难以100%精准,预警也难免会有偏差。面对汹涌而来的雨情和水情,市县及时调度水工程运行情况,迅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对受灾地区居民进行及时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可以说,株洲在应对强降雨等气象灾害方面经验丰富。然而,也正是如此,更容易产生“疲倦”“大意”情绪。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惨痛教训中,不少都是因一时疏忽所致。
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我们需要拿出更细、更优、更有效的“人防”预案和举措,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防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节众多,涉及多个部门,涵盖测、报、防、抗、救等各个方面。每一环都关乎防汛救灾工作的质量,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特别是近年来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如城市排涝基础设施薄弱、基层应急处置能力不足、一些偏远地区成为管理“盲区”等。相关责任部门需精细补齐短板,以“责任链”扣紧“防汛链”,在防洪大坝上筑起坚实的“铜墙铁壁”。
防汛工作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城市和乡村防范重点的差异上。不同区域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也有所不同,必须采取差异化的精准应对措施。我们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隐患,配足相应的应急抢险救援资源,精准高效应对紧急突发情况。
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我们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以万全准备应对防汛抗旱工作,有效避免和减轻灾害风险,守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