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水 到田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重建后的班竹垅渡槽,解决了下游5.94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文阳荣 王祖林

    芒种时节,攸县菜花坪镇菜花村,碧水绕田,禾苗青青。正值早稻灌浆的关键时期,种粮大户刘冬平走在田埂边,给早稻补充“灌浆水”:“这轮水浇好了,丰收就跑不了!”

    受制于水利基础条件滞后,菜花坪镇的农田一度饱受旱涝之患,被种粮大户们称作“流转禁区”。改变,源于苏洲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到来,重生的渡槽让横亘在水路上的“病灶”消除了,昔日静悄悄的农田让种粮大户们趋之若鹜。

    改造水利,让丰收水到田头,这是“湘东粮仓”攸县的丰收密码。近年来,攸县聚焦水利“中梗阻”问题,包装策划一批重点水利项目,整合涉农资金推进农田小水源建设,不遗余力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能力,让水畅其流的希望之景照进现实。

    困境

    百亿欠账加剧水利之殇

    纷纷扬扬的端午水,本是储备全年灌溉用水的黄金时期。但攸县皮佳如水库管理所负责人易建伟,却不得不将闸门敞开,任由水来去匆匆:“半库水,已经是我们的极限。”

    位于攸县西北部的皮佳如水库,是一座兼具灌溉、防洪、供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灌溉下游2.3万亩农田,还承担着丫江桥镇两万多人的生活用水。

    2021年11月,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现场核查,确认大坝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核定为“三类坝”。根据《皮佳如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在水库完成除险加固前,必须降低水位或空库运行。

    遭遇“中年危机”、工程效益大打折扣的,不止皮佳如水库。

    地处罗霄山脉中麓的攸县,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有102条大小河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攸县开始拦河筑坝、引水上山,陆续建成各类型水库293座、陂坝978处、干支渠1939公里、小型泵站1104个,这些水利设施在保供水保丰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水利工程病态显现,加上当时布局不合理、建设标准低等因素,通水之路变得不再畅通。“尤其到了灌溉用水高峰期,往往上游农田‘开怀畅饮’,下游农田‘望水兴叹’。”攸县水利局总工程师陈芳华告诉记者,攸县坐拥酒埠江等七大灌区,各类水利工程“长藤结瓜”,但超龄服役和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用水效率。

    事实上,攸县近年来不遗余力恢复和改善农田灌溉能力,先后实施了渠道畅通小水源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并对一批重大骨干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完成27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清淤整治小水源1000余口,新建或节水改造渠道近100公里,治理中小河流103.2公里。

    但水利工程的修复是个动态过程,往往“旧病好了又见新伤”。攸县水利局曾做过调研,如果给带病的水利工程动一次彻底的“手术”,所需费用以百亿元计,这在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和种粮主体向大户靠拢的当下,实为无法承受之重。

    破局

    国债项目催生希望之景

    有水才有粮。改造水利,需要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

    攸县打破思维惯性,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方式,探索以政府少量投资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满足大规模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策划包装一批重点水利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跑出争资引项“加速度”。

    早在2018年,攸县就瞄准中央预算内储备项目、超长期国债及设备更新项目等,对全县各类水利工程分门别类包装,逐年进行动态更新。到目前,攸县水利局储备的重点水利项目共38个,包括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闸改造等。

    比如,皮佳如水库在2020年以后出现险情,不能纳入省水利厅新增项目范围,即使被鉴定为“三类坝”,仍需等待政策。而攸县没有等待,第一时间邀请省市水利专家到现场开展安全鉴定,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转入项目储备库。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去年,全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资金,我省共争取到318.53亿元用于水利项目建设,涉及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大型水库建设、中小型灌区改造等17种。

    攸县从项目储备库中拿出第一手资料,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成功拿下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6个项目,共争取国债投资2.32亿元,几乎占了株洲地区三分之一,其中,攸县苏洲坝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3860万元,攸县皮佳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8400万元,攸县宏市水闸除险加固工程3100万元,攸县新市水闸除险加固工程3000万元,攸县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2590万元,攸县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2290万元。

    6月初,记者在苏洲坝灌区班竹垅渡槽重建工程现场看到,一排排重新浇筑的排架柱将悬在半空的槽身牢牢托起,犹如出水蛟龙向着远处的农田延伸。“一身的‘钢筋铁骨’,牢固得很,下游5.94万亩农田再也不会渴了。”看到水利设施改善,种粮大户刘冬平忙着与周边村洽谈土地流转合同,计划明年将粮食种植面积从600亩增至1800亩。

    国债项目催生希望之景,也让攸县下定更大决心向水利“中梗阻”说不。前不久,攸县出台《开展大中型灌区骨干支渠“三畅行动”实施方案》,整合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结余资金等涉农资金共计2000万元,分年度对全县7个灌区实施渠道清淤、渠道防渗、陂坝维护改造等,扭转大中型灌区工程功能衰减、有效灌溉面积萎缩、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系数较低等状况。

    筑牢水网主骨架,畅通水路微循环。瞄准这两条主线,攸县改造水利的故事在这个夏天如火如荼。攸县水利局局长苏爱军认为,一个农业大县必然是水利大县,攸县曾创造出全国有影响力的水利建设“三冬大会战”经验,打通水利“中梗阻”的攸县路径同样值得期待。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