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畅堵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响田大桥拓宽改造连接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明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廖明

    离响田大桥拓宽改造项目通车的最后期限,已不足一个月。项目全部完工之后,新的响田大桥将扩宽至双向10车道。

    打通我市快速环道的最后一个堵点,将该桥拓宽只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决胜的关键,还在于新桥两端的连接线工程,能否如期达到通车条件。

    6月3日上午,响田大桥拓宽改造项目东头原新桥制梁场位置,十余台路面破拆机、挖掘机正开足马力,超过20厘米厚的梁场地面被破开、挖起、运走。狭小的作业面,让渣土运输车无法进入,只能紧贴着施工围挡停在路上。

    车流汹涌,为尽可能地减小对交通的影响,现场施工负责人张勇,不得不站在渣土车的车尾,配合执勤交警和城管队员疏导交通。他正打电话要求继续增加挖机和渣土车,以加快工作进度。

    张勇介绍,新建的响田大桥为双向7车道,向东经原制梁场位置延伸改造282米至田心立交,需新扩建一条加速车道;向西顺接响田路因存在高差,需在原路的基础上,向响石广场方向改造514米,并新建防撞挡墙与新桥连接;原响田大桥东头向右转至田心方向的匝道,也要扩宽至4车道。

    “如果是在封闭路段,施工环境好的话,月底前完成这些工作难度不大。但在这个地方,作业面太小,还必须保证交通通畅,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太难了。”张勇介绍,拓宽、破拆、开挖、排水,以及设备、物料的进出,都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协调。

    即便双脚有疾缠着绷带,他也只能选择换双软底的拖鞋,坚持守在项目上。不到半个小时的采访中,张勇接打电话近20个,他说:“手机每天至少要充3次电。”

    在狭小的作业面里,加设备、增人手,24小时倒班作业,张勇尽可能地将施工组织做到最优,他最担心的,还是天气。

    “月底达到通车条件,这是必须达成的工作底线,我只希望天气好一点,让我们能将任务往前赶。”他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