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军
通讯员/刘晓聪 谢力峰
《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徒手相搏,较量武力,角力无疑是最能提振士气的耀武扬威。
于粮食生产而言,士气同样重要。很长一段时间,受制于镉大米事件影响,“湘东粮仓”攸县一度面临粮食滞销、种粮效益下滑,导致粮农生产积极性大打折扣。从激活政策礼包到选育推广优新品种,从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到引领智慧种田科技范,一场粮食生产的全过程角力在攸县展开。
眼下,攸县三夏生产如火如荼,早稻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田间管理按部就班,中稻大面积移栽。据统计,今年该县完成早稻播种面积28.01万亩任务,推广低吸镉水稻品种11.35万亩以上。
沃野绘丰景,背后有哪些考量?初夏时节,记者深入攸县田间地头,寻求答案。
积极性咋调动?
——政策礼包加持,良种良法兜底
沿平汝高速向南进入攸州大地,一望无际的稻田涌入视野。正值孕穗期的早稻,如同给大地铺上绿毯。
攸县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历史最高年产量达50万吨,近年来长期稳定在43万吨以上。但自2013年“镉大米”事件曝光后,攸县粮食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销售价格一降再降,农民弃种、厌种情绪慢慢扩散。
让农民动起来,首先要让农民尝尝“甜头”。攸县给出的答案是:送出有诚意的“惠农礼包”。
攸县出台《关于切实抓好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实行县级领导联系粮食生产责任制,将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对粮食生产任务完成好的乡镇、村给予资金奖励,取消排名靠后乡镇高标、小农水等项目安排资格,做到真金白银奖,真刀真枪罚。
在严格落实上级惠农补贴政策的同时,攸县统筹相关涉农资金,配套用于鼓励双季稻生产、早稻集中育秧、低镉品种推广等。“对种植双季稻的,均给予175元/亩的奖励;对集中连片创建五千亩、千亩、百亩示范片的,每亩分别再奖励100元、80元、60元,通过示范创建辐射带动全县双季稻生产。”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卫国告诉记者,早在3月上旬,该县就将粮食生产奖补政策公之于众,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甩掉压在头顶十余年的“镉超标”帽子,攸县从种子入手,义无反顾走强“芯”之路:推广低吸镉品种。
去年,攸县试种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臻两优8612”,稻谷平均镉含量远低于国家稻谷镉含量安全标准值,且出米率较高, 平均每亩效益净增200元,深受农户欢迎。今年,攸县成功争取12.4万亩的推广指标,为全省之最,县里成立工作专班和技术推广小组,宣传低镉品种优势、补贴政策和栽培技术要点,又在省级财政资金补贴的基础上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实际用种农户给予良种补贴。
5月18日,攸县新市镇何岭村,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副站长黄丁蓉,又来指导种粮大户夏军安装农田智能杀虫灯。依托良种良法,夏军种植的水稻亩产量从2022年的180公斤增至2023年的200公斤,今年有望更大突破,种粮底气更足了。
“田饭碗”咋守护?
——“三畅”补短板,良田提产能
5月26日,忙完田间的农活,攸县菜花坪镇冬之润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冬平,又与周边村洽谈土地流转合同:明年扩产,把粮食种植面积从600亩增至1800亩。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的头脑发热。4月底,攸县苏洲坝灌区班竹垅渡槽重建通水,洣水通过设备增压爬上改造后渠道,再不会“跑冒滴漏”,即使遇到干旱年份,灌区内菜花坪镇、谭桥街道5.94万亩农田也不担心“口渴”。
农业的命脉在水利,发展农业先要补齐水利短板。
攸县坐拥7个灌区,境内水库、山塘、陂坝、泵站等水利工程星罗棋布,但水利欠账不少:一方面,当地水利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服役甚至在超龄服役中不堪重负、病险加剧;另一方面,随着种粮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靠拢,农民自发修水利、协会共治管水利的局面不再,作为用水大户的粮食生产常常“干着急”。
守护“田饭碗”,背后的角力离不开畅通水网。
去年,攸县策划包装一批水利项目,成功争取了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6个项目,涉及国债投资2.32亿元,涵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闸除险加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等。今年,该县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近2年结余资金中切块2000万元,开展大中型灌区骨干支渠渠底通畅、渠堤通畅、渠水通畅“三畅行动”,打通大中型灌区骨干支渠“中梗阻”。
“我们还积极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重点支持在3个大中型灌区创建15个示范化支渠协会,引导种植大户替代散户成为田间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投入主体。”攸县水利局总工程师陈芳华说。
守护“田饭碗”,更要让农田变成良田、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近年来,攸县不遗余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打造“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到目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7.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2022、2023年连续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攸县充分发挥奖补资金撬动作用,探索投贷联动新模式,支持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攸县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承建高标准农田增发国债项目3.2万亩,总投资约1.34亿元。
好收成咋转化?
——升级“新农具”,干好“新农活”
种子和耕地在变,粮食生产的方式也在改变。
5月27日,记者走进攸县百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育秧工厂,公司负责人谭国良通过手机智能终端,打开自动喷灌系统补充水肥,滑轮滚动间挂着水珠的中稻秧苗叶片更显水灵。
“工厂化育秧最短只需18天,出苗率达到98%以上,秧盘、种子、人工都大大节省了。”最近几年,谭国良通过搭建智慧决策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耕、种、管、收环节的无人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作业,公司流转农田面积达到1.7万亩,成为株洲地区名副其实的“种粮冠军”。
得益于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农人“面朝屏幕、背靠数据”,从“会种地”朝着“慧种地”加速转变。
攸县从工厂化育秧开始,拿出真金白银,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新农具”。
今年初,攸县出台了《2024年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暨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部署全县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及集中育秧工作,明确扶持政策奖补标准,县财政拿出600多万元资金支持工厂化育秧建设和集中育秧补贴,对设施建设在国省补40%基础上县里再补30%,补助标准达到70%,对工厂化育秧由过去只补早稻,改为早中晚三季都补贴。
对育秧工厂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申报备案、奖补资金等政策性障碍,攸县农业部门与县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金融办等单位召开工作协调会,改进简化用地审批程序,帮助工厂逐一解决难题。“仅今年我们就支持14个乡镇(街道)22个实施主体建设集中育秧工厂11.3万平方米,全年可新增育秧能力8万亩。”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旷进南说。
“新农具”也催生了“新农活”。
在攸县网岭镇木联村的农田里,粮农左小青正在监督服务团队开展无人机喷药施肥,种了大半辈子田的他今年当起了“甩手掌柜”,把一些繁重、复杂的生产环节交给邻村的攸县森琳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打理,省去不少人工和农资成本支出。
今年,森琳农业组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团队,就水稻生产推出打田、插秧、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收割及烘干等一系列“团队式”“保姆式”的托管服务。“小农户和农机合作社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机社会化服务已进入市场细分的时代,谁能率先抢滩,谁就可以将好收成转化为好收入。”森琳农业股东股东马宗福对记者说。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攸县就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遴选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主体,大力推进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从产中单环节托管着手,逐步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提供集耕、种、管、收、储、运、销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受益者。
从丰产到丰收,背后的从来不只靠上天的眷顾。当夏夜蛙声缠绵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湘东攸县这座大粮仓,稳粮保供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