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加大,加上环境污染等因素,往往容易出现各种身心问题,如郁闷、心烦、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等。株洲市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认为,这些症状往往与气血不足或经脉不畅有关,艾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也逐渐受到关注。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柱或艾条,在特定的穴位上,以燃烧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祛除寒邪、通调经脉,从而达到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燃烧后发出芳香气味,经鼻吸入,可以通畅气管,滋润心肺,其挥发出来的精油直接作用于表皮,辛温走窜渗透肌肉深层,使气机通调,激发人体正气。
艾灸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调节神经递质
艾条能够刺激穴位,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平衡。精神疾病的发病往往与神经递质的异常有关,因此,艾灸可以通过调节相关神经递质的水平,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思维和行为。
2.祛寒、除湿、通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肤肌肉需要依靠气血的温煦、濡养来维持生机。现代人普遍寒湿重,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刺激祛除体内的虚寒毒素,通调经络,预防和改善人体内部隐患,达到治标先治本、标本同治的目的。
3.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壮人体正气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刺激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身体的内外环境,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适用人群
轻、中度精神疾病患者;情绪障碍患者:如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患者。
温馨提醒
市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提醒,艾灸作为治疗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法,需要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共同控制患者的病情。在选择艾灸治疗时,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通讯员/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