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萧齐的 三位藏书廉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陈德弟

    刘善明、崔祖思、褚渊是南朝萧齐三位藏书家,他们年龄相近,同代同朝,均出生于官宦世家,才能突出,为官清廉,亦都喜好藏书读书,交往中彼此敬慕,传为佳话。

    刘善明(432—480)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南齐书》《南史》有传。其父刘怀民,刘宋时官二郡太守。善明年少时,家境殷实,家富藏书,他喜好“静处读书”。宋文帝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zhān)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南齐书》本传),此等义举,对善明影响很大。他历仕宋、齐两朝,任太守、刺史等职,为官清廉。善明卒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太祖闻其清贫,赐(刘)涤(刘善明之子)家葛塘屯谷五百斛”,可见其淡于财货,喜书好学。

    崔祖思(?—约480)字敬元,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人,《南齐书》《南史》有传。祖思是汉末名士崔琰的七世孙。据《南齐书》本传记载:“祖思少有志气,好读书史。”年十八,为都昌令。齐武帝即位,祖思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奏请兴文教、尚简约、慎用刑、减赋役等,多被采纳。其藏书事迹,据《太平御览》卷633引《晋春秋》说:“清河崔祖思死,家无余财,有书八千卷。上闻,嗟叹良久。”祖思去世前,官督二州刺史,家无余财,唯有藏书,可见也是一位好书的廉官。

    褚渊(435—482)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南齐书》《南史》有传。他年少有美誉,多才艺,喜读书,官著作郎,后助萧道成(齐高帝)建齐代宋,封南康郡公,加尚书令。其藏书之事,《南齐书》本传载:其父卒,兄弟分居异爨,“(褚)渊推财与弟,唯取书数千卷”。“舍财要书”之事,传为美谈。于人而言,藏书读书是修身之本,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绵长。

    以上三人同朝为官,共同的爱好使其过从甚密,尤其刘善明和崔祖思,情谊更深。善明和祖思少年时关系就很好,经常携手畅游山水间,捉蝉捕鸟,戏水鱼虾。晚年,祖思在北方执政,善明在南方掌权。一天,善明思念祖思之情涌上心头,提笔给祖思写了封信,说儿时玩伴多已故去,“尝览书史,数千年来,略在眼中”,自己“奉主以忠,事亲以孝,临民以洁,居家以俭”,你则在辖地解民疾苦,恢复文教,令人钦敬。不久,善明闻知“祖思死,恸哭,乃得病”(《南史》本传),旋亦卒。藏书读书,牢固了他们的情谊,成为藏书史上的美谈。

    据《今晚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