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驰 通讯员/沈杰 贺莹) 近日,记者从“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获悉,4月份我市各市直部门、各县市区有序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共举办各类创新成果转化“破茧蝶变”系列主体活动10场次,共产生创新成果转化项目8个。
“内外双引擎”一起发力
让成果转化再提速
“创新成果转化年”来势向好,离不开专班成员单位携手发力。
今年4月,市科技局组织工作小组赶赴西安高校院所、厦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衔接,对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无人机技术等成果转化需求,推进校地合作。
市国资委正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机制和尽职免责办法,结合本地企业实际情况,起草《株洲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则聚焦专利转化运营活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高校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和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工作。
市科协持续推动株洲籍院士走进株洲活动,积极对接邀请罗锡文、张跃2位株洲籍院士回株考察、指导工作。罗锡文院士参观了湖南朱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有关部门、农业企业进行了现场座谈交流,并就《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专题进行授课。张跃院士考察了中国航发湖南动研所、中车株洲所等企业,为株企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从走出去对接高校院所,到吸引院士返乡建言献策,“内外双引擎”一起发力,让科技成果转化再提速。
围绕优势产业链需求
多渠道寻找合作方向
这段时间,我市县市区紧盯辖区内优势产业链发展需求,寻找合作机会。
醴陵市推进创新主体培塑活动之“湘商回归”科技型企业招引活动,赴深圳开展科技型企业招引活动,组织企业与旗滨集团、力合科创、杰美康机电等行业领军企业进行交流洽谈。其间,他们主动前往中南大学、湖南工大等高校,发挥桥梁导向作用,推动校企交流。
渌口区结合高分子新材料产业特色和需求,积极对接湖南工大和湘潭大学,寻求成果转化合作。目前,已经与湖南工大初步达成全面合作意向。
荷塘区则走进中南大学国家科技园,并就硬质合金产业相关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我们目前正进行合同签署和基金组建工作,其中中试基地已完成选址和硬装,计划6月入驻开业。”天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集中力量建设中南兴湘中试基地,围绕中南大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组建规模2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快技术成果中试和转化。
茶陵县首批“青年人才驿站”挂牌成立,吸引鼓励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与此同时,茶陵县还举办“企业财务规范处理及IPD应用”培训,30余家县域重点企业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