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国
4月9日,株洲晚报《小学生“打烟牌”该不该禁?》报道,引起家长和学校广泛关注。
“烟卡”游戏看似简单,却隐藏了诸多隐患。
从价值观角度看,根据香烟价格,这些“烟卡”还具备不同等级,“高档烟卡”随之也成为炫耀资本。并且“烟卡”还能以一两元或十元不等的价格进行交易。“烟卡”游戏还可能会启蒙赌博意识,容易让孩子陷入过度追求、攀比的心理,产生不良心理和不良兴趣的风险隐患。
从消费角度看,这种游戏会让孩子们过早接触香烟,模糊他们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并有可能对吸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孩子们为了玩这种游戏,搜集烟盒要花费不少精力,除了盯着家里的烟盒,他们还会找爷爷、外公或其他亲戚长辈要烟盒。孩子们因为玩“烟卡”,对香烟“档次”和价格的了解程度更甚者已超过吸烟的成年人。
从卫生角度看,这些对“烟卡”欲罢不能的孩子们,在上学、放学路上还会特别留意垃圾桶,或搜集路边别人丢弃的烟盒,甚至专门去垃圾中转站搜寻烟盒,这些来源不明的烟盒可能不干净,甚至可能带有传染病。
从安全问题角度看,为了获得不同品牌和高等级的烟盒,孩子们经常接触一些陌生人向其索要烟盒,势必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从学习问题角度看,沉迷于游戏可能会影响学习。专家也指出,小学生沉迷于“烟卡”游戏可能分散学习注意力,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因此,呼吁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监管,避免孩子沉迷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