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刘源
向西3262公里在哪?——西藏扎囊县。这是株洲援藏医疗队扎根的坐标,是对口援藏30年来,无数援藏干部共同奔赴的同一处山河。
5月7日,西藏扎囊县医疗考察团来株调研。他们为何远道而来?两地将擦出何种新的火花?
为何来株取经?
或许有人会疑惑,扎囊县医疗考察团为何跨越3000多公里来株取经?
“扎囊县与株洲,虽相隔千山万水,但我市从1994年开始对口支援扎囊县。30年时间,两地已成为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扎囊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乐方一语中的。
这些年,医疗援藏早已成为两地“联姻”的重要纽带之一。据统计,近5年,株洲派出的医疗援藏人员达70余人,现在每年至少有10名以上的医疗援藏专家,长期在扎囊县开展查房、坐诊、手术、带教、讲座等工作。
事实上,株洲的医疗援藏并非走过场,而是让当地藏民“看病不出县”的愿景渐成现实。
——特色专科建设不断优化。市中心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针对扎囊县当地疾病谱的情况,选择了2个至3个临床专科,针对性选派援藏专家进行重点帮扶。如今,扎囊县人民医院的外科、妇产科、影像科和藏医院眼科、消化内科专科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技术帮扶填补了当地多项空白。2017年7月12日,在市中心医院援藏医生王强的指导下,扎囊县人民医院完成了第一台腹腔镜手术,让该医院成为西藏为数不多可以开展腔镜手术的县级医院。
第一例高危孕产妇剖宫产手术,第一例妇科腔镜微创手术,第一例疝气及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数据显示,株洲医疗援藏专家已在当地开展各类新技术25项,有效提升了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
——扩容人才“蓄水池”。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株洲援藏队伍采取“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的方式,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机制,培养当地医疗人才50余名。此外,共在当地选派10余名医务人员来株进修,变“输血”为“造血”。
“你有所需,我必所应”
此次来株,西藏扎囊县医疗考察团要去哪些地方?
3天时间,他们的行程满满。市中心医院、醴陵市中医院、茶陵县人民医院、渌口区人民医院……这些医疗机构都是他们要“取经”的对象。这些单位既包括我市的公立医院“领头羊”,也涵盖了一些发展势头强劲的县级公立医院代表,可借鉴意义极强。
具体学什么?不妨先看看扎囊县卫健系统列出的需求清单:
——推动“藏医入湘”。今年,扎囊县藏医院希望与市中心医院、省直中医院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名老藏医赴内地诊疗活动,深入推动“藏医入湘”,推动中藏医药传承发展。
——助力当地医院“应考”。扎囊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分别面临二甲复审及创二甲工作,如何强化内涵建设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这一次,他们将重点去醴陵市中医院“取经”,学习如何整章立制。
——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这几年,醴陵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有目共睹,是我省乃至全国的“标杆”之一。目前,扎囊县也正在推进以扎囊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藏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参与的扎囊县中心医院建设,实现医共体内行政、业务、财务、信息、绩效、药械、考核等统一管理。如今,珠玉在前,他们自然会把握时机带回一些“干货”。
“你有所需,我必所应。”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顾晓芳也真情回应。今后,株洲将继续选派组团式医疗援藏队伍,提升医疗援藏专家支援的延续性,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送到雪域高原,让更多藏族同胞在家门口“看得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