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怀
歌手蔡依林最近在社交软件刷屏,主因不是她在重庆的演唱会如何热辣,而是她乘坐重庆轻轨的监控视频流出,引发广大网友对于保护“摄像头时代”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极度关注,大家都担心不加管控与约束的监控视频,会变成窥探隐私的“刺客”和泄露隐私的“黑洞”。
无须讳言,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建设,城市安全监控系统越来越发达,无所不在的公共摄像头,已成为铸就平安的利器,能够有效震慑不法分子,降低破案难度,提升公众安全感。但是,近年来公共监控视频被泄露、散播的事件时有发生,让所有处于公共场所的人们,都成为被随意偷窥的“透明人”。
这次事件的“主角”是明星,所以引起更多网友的热议与质疑。大家异口同声发出质问:“公共区域的监控视频可以随意查看传播吗?”“难道明星就没有个人隐私权吗?”许多网友都认为,如果任由这种公共场所监控视频被随意滥用、恶意传播的事件发生,不仅会让公民毫无隐私可言,也会严重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在众多的网上评论中,一些理性声音则对全国首部“公共安全摄像头”管理地方性法规——《株洲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给予点赞,认为株洲人大代表有魄力、有远见,未雨绸缪,聚焦公共安全法治化、保护隐私制度化、服务群众规范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株洲方案”,明确规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建立并落实保密责任追究制度、值班监看制度、信息查阅留痕制度,不得买卖和非法使用、翻拍、复制、传播视频图像信息等。
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确保视频监控内容不泄露,已经成为防止隐私信息“裸奔”、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重要一环。因此,广大网友纷纷建言,希望蔡依林在重庆的遭遇,能够加速推动健全全国性监控视频管理的法律制度,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窃取、泄露监控视频的行为,避免监控视频成为窥探、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