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李支国 侯德怀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驰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热词。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株洲又该怎么干?
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
在2024湖南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中,由株洲牵头承担的中车株机新能源混合动力机车、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高通流逆阻型IGCT、株洲太空星际北斗多源融合时空增强系统3个项目,获省十大技术攻关立项。此外,中国航发南方公司深度参与航空航天3D打印项目。
今年4月,新能源混合动力机车关键技术研讨会在株洲举行。这一项目涉及面广,攻关突破后将在技术层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新能源混合动力机车平台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不仅能裂变出新的“增长极”,更能进一步巩固本地轨道交通和新能源装备产业的优势地位。
“新质生产力是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但也离不开现有的工业产业体系。”知名网络大V“观潮君”认为,株洲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7个,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固有优势,通过对现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我市加快形成向纵深推进的新产业体系,进而催生出一批新产业和新业态,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先立后破。
“观潮君”坦言,新产业要长远发展,更加不能忽视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要鼓励当地高校院所加快新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建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前段时间,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一行来到湖南工业大学交流,筹备“北斗产业学院”建设,就是为新产业扩大人才储备的好契机,需要我们抓住机遇,尽快促成。
同时还要积极借助株洲职教城的沃土,重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高级技术工人的作用,密切跟踪我市产业发展动态,确保我市人才发展能够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拓宽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等特点,一方面,空中通勤、空中物流、空中旅游等众多新场景能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生活品质和交通边界,重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低空经济蕴藏广阔机遇,万亿级产业蓄势起飞,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时下,株洲已有涉航企业90多家,已经形成集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通航整机制造、通航运营和配套于一体的通航产业链。在该赛道中,株洲已经拥有一定的优势。
1000米内的低空空域,如何打开更多发展空间?不妨看看南京,无人机穿行于江面变身“外卖小哥”,血液运输开启飞行“极速模式”,长江巡查远程“一键开机”……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落地,南京低空经济的发展形态愈发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这值得株洲思考,本地低空经济要发展,要有系统性的规划,不断拓宽应用场景,为行业发展提速。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根本在于科技创新。”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认为,株洲更应抓好“创新成果转化年”这个关键节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为株洲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