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号 不能“一关了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唐剑华

    近日,一些地方的政务新媒体账号(以下简称“政务号”)宣布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引发舆论关注。笔者认为,政务号作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仅不能“一关了之”,而应直面问题,办好办优。

    政务号承载着传递政策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推动民生服务等多重功能。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仅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机构就超过14万个。从“一拥而上”到“一哄而散”,其背后原因复杂多样:如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出现同质化、低质化、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不少账号逐渐沦为摆设,甚至滋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政务号“一关了之”,确实能让一些地方的基层运维人员欢呼“终于少了件麻烦事”,但由此产生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如果因为怕麻烦、图省事而“一关了之”,不仅违背了开办政务号的初衷、中断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直接沟通桥梁,还破坏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属于典型的“一刀切”懒政行为。政务号作为政府在网络空间中的“发言人”,政务号的关闭意味着群众失去了一个了解政策、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不但让谣言和负面信息更容易滋生和传播,更令各地建设政务号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归零。

    笔者认为,在政务号去留引发广泛讨论的当下,政务号的管理者们更应当借此机会“去劣存优”“强身健体”。在数量上做减法,在权威性、服务性和影响力上做加法,将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集中在和群众联系紧密的重点账号上;同时,也要善于“开脑洞”“接地气”,只有“代表官方、不打官腔”才能收获网民的“一键三连”;最后,官方更要敢于倾听不同声音,善于互动,在回复和评论中和网友一起“同频共振”,提供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情绪价值”,就一定能把政务号做出特色,做强服务,做大影响,成为人民群众指尖上的“心头好”。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