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凡 罗峰
一栋好房屋,一套好用具,一栏好猪,一群好家畜,一园好蔬菜,一塘好鱼,一块好柴山,一天三餐好饭菜,一人有几套好衣服,房前屋后一片好风景林。
“用我一片诚心一双手,换得平安自在生活。每个人头上一片天,每个人心中一块田。到底是丰收是荒年,问感觉不要看金钱。若是七分醉好梦田,何苦拼命要贪千杯。什么心结成什么缘,一份血汗收一份田……”
以上分别是刘少奇同志1961年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调研时描绘农村兴家立业“十个一”的发展蓝图,以及香港Beyond乐队1992年发布歌曲《农民》的歌词。虽然时空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距“天华调研”一个甲子过去了,如今农民农业农村显然已不是过去那种基于小农经济的情形了。“三农”工作已飞速发展成为工农商多个群体、一二三产业、自然生态文化多个领域深度融合的综合体。古往今来,历经沧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贯穿其中亘古不变的是顺应天时、生态平衡、和谐安宁等环境心境意境的浑圆天成,本质上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殊途同归的。
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后,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地推进实施。但是,一些地方出现急功近利、照抄照搬、急于求成的现象。有的缺乏深入调查研究,在项目建设上盲目跟风,频现半拉子、烂摊子工程,留下沉重债务包袱。有的不顾客观实际、不按规律办事,甚至搞水稻上山,毁林造田,造成水土流失。有的建奢华的门楼、壮观的景观墙,片面景观化和美丽表面化,只是给外面人和上面人看。有的单纯靠拼资源和资金投入来刺激发展,让粗制滥造的低水平项目卷土重来。有的重显绩、轻潜绩,决策画大饼、落实翻烧饼,不注重可持续性,不核算成本账效益账,造成极大浪费。诸如此类好大喜功、一哄而起的行为,结果必定是一哄而散、一地鸡毛。凡此种种,归根到底都是患上盲目的“政绩冲动症”。正是基于诸多经验教训,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违反群众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
2003年,浙江省开始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二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如今已硕果累累,“千万工程”迈进了“千村精品、万村美丽”的新阶段。如东阳市寀卢村形成土地流转、集约化管理、机械化种植、数字化经营为特点的现代高效农业;义乌市李祖村致力发展古建筑保护、古街道传承、古遗址发掘的国际文化创客基地;安吉县余村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迈向示范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相得益彰,一幅幅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成为美丽中国新拼图。
乡村是小桥流水,是田园牧歌,是袅袅乡烟,是浓浓乡愁,是心底里最柔软温暖的字眼。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首先我们要正本清源扭转政绩观偏差,务必想清楚弄明白,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造政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政绩为人民而立,靠人民而造。组织引导群众,把选择权、决定权、实施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发挥村民这个主人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村民干事创业的劲头,不断造就千万美丽乡村,造福千万农民群众,创造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切发展变化,都是为了让群众生活更美好。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守牢底线、因地制宜,遵循规律、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着眼长远,把成功经验与本土实情相结合,让决策举措更切合实际。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系统推动万千乡村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从量变走向质变,从根本上实现亿万农民“十个一”愿景。让万千乡村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新路,精心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奋力谱写新时代三湘四水“和美湘村”的“山乡巨变”新篇章。
(作者单位分别为市图书馆、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