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学生投身文物保护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残疾学生的其他优势?记者了解到,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与社会企业合作建立了残疾人“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该专业第一批学生已通过三年的学习,其中一大批学子已投入到文物保护相关工作中。该校预计在“十四五”期间,能完成培养100名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孙建博在调研后指出,以特殊教育学校为着力点,让肢体残疾、聋哑等特殊群体进行文物修复专业学习,培养其专业技能,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残疾人教育和就业进行有机融合,不仅可改善当前国家文物保护相关工作的现状,同时促进残疾人就业。

    孙建博认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群体中,听障学生具备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优势。由于听觉障碍,他们用视觉感受和接收外界信息更敏锐,由于有较强的视觉补偿能力,他们在视觉记忆、想象力、色彩敏感度等方面可能高于常人。听障学生的思维偏向感性认识,动手实践能力、模仿能力较强,专注力较好,尤其适合文物修复工作。同时,学校通过与相关单位、企业联合办学,打造国际、国内文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集综合性人才培养、技术服务、项目实施、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让他们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