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邹怡敏 通讯员/田婧杨 肖竞) 农忙时节,为何渌口区龙船镇的农户们过得很“悠闲”?原来,他们将自家农田交给“托儿所”,由“田保姆”全程精心照顾。
4月22日上午9时,龙船镇花石村的一块水田里,一台高速插秧机正忙碌作业,随着机器轰鸣,一株株嫩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插入田中,原本光亮如镜的水田不一会儿就披上了一袭“绿装”。
58岁的肖建军是这块田的主人,种了大半辈子田的他今年当起了“甩手掌柜”,将自己的10余亩耕地全部托管给龙船镇同展家庭农场,并选择了“代耕代机插代防代管代收”服务套餐。“把土地托管给他们,就像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犁田、插秧都不用管,我还能空出时间到外面打工。”肖建军说,往年这个时候他忙得昏天黑地,今年只需要在田埂上监工。
所谓“田保姆”,即“土地托管”,农民把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的土地托管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或种植大户,由其代为耕种管理。
龙船镇同展家庭农场负责人文亮便是一位“田保姆”。除了自己种的700亩早稻,他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在合作社已有各类新型农机10余台。今年,合作社签约的农事服务业务已达400多亩。“从育秧到插秧、植保到收割,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老百姓劳动力投入减少了,农田产量和耕作效率提高了。”文亮表示。
今年来,龙船镇聚焦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着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持续推进“田保姆”进村,农民既能“点菜”也能“包席”,“田保姆”按需提供半托管或全托管服务,让农户省心省力省钱的同时,还能提高粮食产量。目前,该镇12家合作社已完成526户农户的2680余亩水稻插秧“点单”任务,预计每亩土地可节本增收330元至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