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近期,围绕“世界读书日”,各校开展了一系列书香阅读活动,日前,本报专访株洲市十三中党委书记孟祥忠,听听他对阅读的理解与看法。
记者:学生、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什么类型和形式的阅读?
孟祥忠: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对人类做出的最伟大贡献。学校通过开展“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良师益友读书会”“文化名人进校园”等系列读书与写作活动,将热爱阅读、热爱文学的师生凝聚在一起。
因此,我倡导孩子们与诗文为伴,与经典同行,开展自主学习,相互学习交流,积极参与读书分享会,精彩展示读书成果,让经典诗文在校园内外风生水起。
多年之前,我就期待,校园里处处可以借书、读书;语文教师不妨开设“演讲与人生”“古典诗词与现代人生”“古贤诗词与做人品位”等校本课程,数学教师不妨开设“数学与生活”“数学思想与市场经济”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职业技能,积累更多社会经验……
记者:读书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
孟祥忠:我一直认为,对孩子们而言,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热爱读书和健身,滋养“修身齐家”的正气、“肩负天下”的底气、“追求卓越”的锐气,培养他们全力以赴的责任心,决不服输的进取心,与人为善的宽容心,善解人意的感恩心;更有实效的,是培养他们正直诚信的做人品位,自信乐观的精神气质,深厚流畅的表达能力;更有意义的,是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健康爱好……
如果在小学和中学时代,经过老师的教育和与诗书的熏陶,孩子们具备了热情正直、阳光开朗、热爱生活、能说会道、善于合作、思维敏捷这些综合素质,具备了谦逊有礼、懂得感恩等赢得他人赏识、赢得他人帮助的重要做人元素,不管文化考试结果如何,但他们的未来一定阳光灿烂。
记者:您如何理解读书的意义?
孟祥忠:人生有三个面孔。其一是父母给的,或俊秀,或敦厚,很难改变。但是,三十岁之后的相貌,却是与内涵气质紧密相关的。“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其二就是语言表达。与人对话,三言两语之间,便知其品位。“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其三是我们的手书字体。所谓“字如其人”,确实有其中道理。有学生曾开玩笑说,“长相决定待遇”。此话当然归于戏言。然而,“腹有诗书气自华”“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诵读经典、染其墨香而滋生的谦逊儒雅、谦谦君子之气质长相。因此,要永远相信读书的力量,这对于我们的人生之路,意义可谓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