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有序的建材小区。 通讯员供图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如
通讯员/侯颖
车辆有序停放,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居民、志愿者自发维护小区环境……现在,记者走进石峰区响石岭街道杨古老社区建材小区,看到的是井然有序的景象。可谁曾想,之前这里管理混乱,垃圾成堆,矛盾不断。
信访人员变志愿者
推动小区自治管理
建材小区有2栋楼房,74户住户。从2019年底开始,建材小区因种种原因处于无序状态,卫生无人管理,环境脏乱,车辆随意乱停放等问题层出不穷。
小区面貌的变化,还要从一名退伍老兵说起。
建材小区居民宋杭,是一名退伍老兵,一直为参战待遇事宜上访。杨古老社区党委书记、网格长王文华多年来与他沟通交流,终于解开了他的心结。
当建材小区面临无人管理的困境时,社区引导居民开展小区志愿服务。此时,宋杭主动请缨,每天自发为小区清扫公共区域,还自费购买草种、花种,种在小区绿化带里,让小区干净整洁,绿草如茵。这一坚持就是四年,原来的信访人员转变为美丽家园建设的志愿者,宋杭成了建材小区里的“大管家”。
后来,在宋杭的带动下,主动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居民越来越多,居民自发参与小区治理的观念逐渐形成。
优化老年活动环境
激活居民自治内生动力
小区入口有一间小屋,是建材小区老年之家,这间不大的屋子以前是一间杂物室,被居民长期占用。
王文华和宋杭等人联合社区民警多次上门沟通协调,最终将屋子腾了出来。小区居民纷纷主动清扫地面、擦拭门窗、粉刷墙壁等,把杂物室打造成一个温馨的老年活动空间。
居民周娭毑喜笑颜开地说:“老年之家为小区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活动交流平台,大家共商、共建、共享,把活动室当成了共同的‘家’。”
盘点“资源清单”
共画小区治理“同心圆”
依托建材小区良好的居民志愿服务基础,杨古老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当起了小区的“守门员”“后勤兵”,大家一起出谋划策,盘点小区“资源清单”,共画小区治理“同心圆”。
在宋杭的提议下,社区牵头,居民代表与石峰区常青藤第二幼稚园等周边单位协调,经全体业主同意,建材小区收取外来车辆的停车费用,用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小区居住环境。
王文华引入中国电信“天翼云眼”云存储视频监控项目,小区居民用手机就可以随时看到小区情况;居民蒋师傅带着工作人员到小区安装了10处充电桩,为小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防火墙”。如今,建材小区居民共同参与小区大小事务,通过志愿服务找到了参与小区治理的有效途径。
杨古老社区因地制宜地探索老旧小区特色治理模式,通过“居民自治+志愿服务”模式,完成了从无人管理到自治管理的完美蜕变,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