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设
自短视频流行之后,网红城市竞相冒出,先有西安、重庆、长沙等有网民自发打卡的城市,后有官方民间共同推荐出圈的淄博、哈尔滨、天水等城市。在“万物皆文旅、处处皆文旅”的时代,文旅会带来经济发展、城市品牌提升等综合效应。其中,天水麻辣烫至今热度不减,带火了当地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麦积山石窟等古老文化遗存。
去年以来株洲也频上热搜。烟花秀、“厂BA”、醴陵炒粉节等文旅活动均有现象级传播,北斗峰会、轨道交通峰会、航空博览会等让株洲成为焦点;市委书记曹慧泉与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赴北大、清华招才引智,5.20青年人才集体婚礼上为新人证婚均为网络热点话题;曹慧泉在旅发大会上冒雨发言“今夜有雨,今夜有景,今夜更有情”,基层治理大会上的“我会尽力,让大家的苦恼有地方说,让大家的忧伤有人看得到”的感人话语形成刷频,引来众多外地媒体报道,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抱负广为人知。
株洲流量猛增,但相比其他城市仍显不足,且更多为领导带头、政府主导的模式,市民主动参与的较少。上下同欲者胜,各大城市都发力文旅之时,只有让市民认识到推介城市重要性,充分参与进来,与官方合力,才会形成更大影响力。
其实株洲可供传播的题材很多。拥有轨道交通与中小航空发动机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现代工业城市的激情活力,拥有炎帝神农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拥有神农谷、云阳山等绝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文艺巷、钟鼓岭等消费场所,以及醴陵炒粉等特色小吃。这些都是值得向外推介,能引发关注的文旅资源。
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市民应行动起来,争做城市“推荐官”。你可以拍摄照片、视频,在抖音、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布,表达对你打拼、生活的城市的情感——对一草一木的爱,对特色美食的爱,对古老文化的爱,对科技与产业的爱……本土大V、网红可以利用你的影响力,制作一些契合粉丝喜好的视频,从各个角度推介城市。作为互联网上最活跃的青年群体,更要当好传播的先锋,率先行动,以年轻人眼光发现城市的美好,找到喜爱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在互联网上持续为外地青年“种草”。当前我市正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服务青年、吸引青年、成就青年已是城市重要战略,年轻人要当仁不让,以各种形式推介城市,让“住株洲的房子、拿一线城市的工资、干全球的事业、过幸福株洲的生活”品牌更响,引导更多同龄人来到株洲、扎根株洲,建设株洲。
政府部门则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民间传播热点,发现“无心插柳”的好苗头,因势利导,助推形成更大流量。与此同时,也要根据株洲资源禀赋,设定易于传播的话题,“有心栽花”,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全民传播的格局,让株洲在更大范围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