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溪 陈霖 摄
何美琪
海子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蕴藏于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腹地的镜花溪,就有这么一个诗意而温暖的名字。溪流清澈如镜,两岸繁花似锦。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从名字中便可观到秀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镜花溪其实是一条原始森林大峡谷,全程约七公里,为湘赣两大水系的分界线和发源地。数百条溪水汇集成河,在田心里与孟华溪汇合后,一路高歌,注入洣水,再浩浩荡荡向西奔腾,直至湘江。镜花溪大峡谷悬崖峭壁,地势险峻,沿途古木参天,藤蔓缠绕,青苔如毡。“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春天里的镜花溪美得令人惊艳,溪水清亮,倒映着蓝天白云,可见鱼翔浅底,水草摇曳生姿,像山风掠过竹林。大片大片的桃花、野生杜鹃,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山花开得恣意。微风吹过,落英缤纷,此时的镜花溪如温婉的女子,浅吟轻唱,迤逦前行。百转千回间,行至转折处,随着水量激增,水流渐急,镜花溪风格突变,由舒缓的月光曲遽然狂飙成激越的乐章。只见溪中乱石林立,或蹲或立,或侧或卧,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溪流不顾巨石阻挡,在乱石丛中狂野穿行,訇然作响,如千军万马奔涌向前,仿佛金戈铁马的厮杀,惊心动魄。遇到悬崖,亦奋不顾身,从高处跌落,飞珠溅玉,雷声隆隆,形成石潭,名曰黑龙潭。潭水深不可测,阳光打在潭面,折射出碧绿的光波,宛若镶嵌在群山中的一枚蓝宝石,涟漪潋滟,若影若幻。黑龙潭的名字源于一个神秘的传说。
相传,黑龙潭上游还有个白龙潭,地势险要,水流湍急。远古时有一黑一白两条巨蛇在此修炼,都想成为真龙而经常发生争斗。黑蛇因修炼时间短,斗不过白蛇,便避到下游的黑龙潭静心修炼。炎帝神农氏来到桃源洞采药,采来的草药都在黑龙潭清洗,至今石板上还留有两个清晰可辨的大脚印。一次,炎帝采来一些珍稀药草在黑龙潭洗,不小心被水流冲走很多,但一会儿被冲走的药草又飘回来了,炎帝神农氏感到奇怪,仔细一看,原来是黑蛇在帮忙,心里很是感激。一天,白蛇又来到黑龙潭挑衅,把黑蛇咬得遍体鳞伤,并张开血盆大口想将其吞下。恰好炎帝神农氏来黑龙潭洗药,便用鞭抽打白蛇,白蛇只好逃之夭夭。后来炎帝神农氏发现旱莲草浸泡水中,水会变成黑色,且有止血消炎之功效,于是采来很多旱莲草放在潭里漂洗和浸泡,潭水渐渐变成黑色,保护了黑蛇,也治好了黑蛇的伤,从此白蛇再无法来欺侮黑蛇了。黑蛇终于修炼成果,化身真龙,护佑百姓,黑龙潭也随之成名。神农谷附近的山民们崇尚龙的勇敢和智慧,为纪念黑龙,用灵巧双手制作成的“三节龙”“火星龙”,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竞技展演中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成为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一路循着山花的喜悦,听着清脆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游历镜花溪,不仅能领略自然风光的优美神秘,更能感受到神农文化的底蕴。镜花溪境内还有试鞭石、一线天、藏药洞、汤药池等景点,每处景点都颇有典故,且美轮美奂。从黑龙潭往前走,就是一线天。传说炎帝神农氏遇巨石挡路,用神鞭抽开一条裂缝,石缝逼仄,仅容一人通过。一线天旁边还有一处景点试鞭石,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采药时,曾用神鞭试探,找到了九棵珍贵的虎耳草,治疗九州瘟疫。再往前走便到了桃花桥,传说是牛郎织女曾经约会的地方。桥上挂满同心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桃花桥右边有座镜花亭,左边石壁上刻有一首有趣的叠字诗,许多游客在此驻足观看。或许为镜花溪的美景和动人传说所吸引,呼吸着空气中清新湿润的负氧离子,走了个把小时的崎岖山路,仍不觉得累,反而神清气爽,劲头十足。不知不觉走到洗药池,见山势陡峭,林木丰茂,溪流奔涌,涛声如雷,不禁感叹山水的奇妙与生命的蓬勃。返回途中,正好遇到摄影师和鸟类爱好者们在拍鸟,定格美丽瞬间。随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鸟类22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黄腹角雉,二级保护鸟类有白鹇、勺鸡、金鸡、草鹗、长耳鹗、鸺鸥、褐翅鸦鹃、凤头鹃隼、斑头鸢……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态画卷!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镜花溪,这条从时光深处蜿蜒而来的溪流,淘洗过悠长岁月,人间烟火,但一切不会都随风飘散,总有一些美好会留下倒影,让无数的心灵荡开涟漪,并滋生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