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县委的勤政廉政故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王厚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共攸县县委,如今被人们尊称为老县委、廉县委。一届又一届的县委领导,牢记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谆谆教导,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发扬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给人们留下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的可贵口碑。这里,笔者以亲目所见、亲耳所闻的亊实,写下他们勤政廉政的几个小故亊。

    群众心上贴心人

    老县委书记易晚珠是攸县当地人,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生计所迫,曾经也做过篾匠,新中国成立前夕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任过土改工作队队长,1952年当选副县长,1953年任县委副书记,1954年当选县长,1963至1968年任县委书记。他从来没有官架子,总是和群众打成一片。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流着泪与贫苦人一道控诉封建地主的罪行,我还要带着情与贫苦人分享土改胜利果实,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

    当副县长、县长期间,易晚珠一直分管农业合作化工作,他总是全身心投入,听群众想什么,他就为群众做什么。他亲力亲为,带领作过十多次重要调查,以县委名义发出多次重要指示和决定,重点社、先进社、后进社,无不留下他的身影和足迹。坚持用说服的方法、示范的作法,引导农民群众走上集体化道路。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明珠”。

    做了县委书记以后,易晚珠本色不改,仍是一身汗,两脚泥。他没有穿过皮鞋,不是一双解放鞋就是一双土布鞋。他说,我这样足下走得平稳,群众看得顺眼。多少次他在农民田里看禾、作水,多少次他给贫苦百姓慷慨解囊,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家乡人不叫他“书记”,而叫他“晚仔篾匠”,这是他做篾工时留下的绰号。他确实长得有点土里土气,方头大面,群众说别看他脸上皮肤黑,心里却是红红的,与我们贴得近,我们打心眼里喜欢他。“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把他揪斗个不停,群众看不过意,心疼他。某地农民想出个歪主意,把他“勒令”去,以揪斗为名行保护之实,逢场作戏以后把他秘宻隐藏起来,弄得好长一段时间,造反派找不到“当权派易晚珠”。

    两脚忙忙走基层

    1970年10月继任县委书记的朱洪富也是攸县本地人。朱洪富旧社会做长工出身,勤奋简朴,是个闲不住的人,任县领导期间,最大的特点就是积极深入基层。照他自己的话说:“三日不下乡,脚底就发痒。”

    攸县是个农业产粮大县,六七十万亩耕地。那年代,农村种田科技水平很低,土肥料土农药土方法,尤以防病治虫跟不上,损失粮食不少,农作物产量上不来,全县粮食年总产量老在3亿斤左右徘徊。朱洪富就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带领农技人员下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屋场满地跑。下去就是三个字:听、看、问,听农民反映情况,看田里作物生長,问农技员什么原因什么计策。经过走访、观察、了解,朱洪富摸索出水稻15种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基本规律,然后在科技防治上下功夫——每个公杜建立农技服务站,站站办起基点队,在县农业局配置专业股室,加强具体指导,县虫情测报站首办《病虫情报》,变以前口头广播喊为书面送达到各农技站,农技站再传递到大队、生产队,层层落实。由于病虫防治到位,攸县绿肥种植田由30多万亩增加到47万亩,加之其他配套措施,实现粮食产量三年跃上三个台阶,由4亿斤上到5.86亿斤,亩产由396斤增加到516斤,有的社队农民这样说:“不吃返销粮,搭帮朱老当”。

    朱书记不仅以身作则做表率,而且教育和鼓励干部走出机关门。他用一个极简单方法观察机关人员下乡情况,那就是看机关食堂排队吃饭的人有多少。除了自己观察外,他还请炊事员传递信息。有段时间,排队吃饭的人多,他即召开机关干部大会,表扬下乡好的干部典型,指出这种不正常现象,并讲了下乡的五个好处,还风趣地说:“下乡不吃亏,老百姓敬干部,你去了,人家无棕拆簑衣,弄点好的给你吃,比机关食堂的伙食还要好。”讲得大家心里热乎乎,脸上乐哈哈。从此下乡的人又多起来,调查研究之风兴起来。

    小处着手抓节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县委机关,材料纸、信封一类的办公用品多,办公费用开支大。县委办领导就注重从小抓节约。办公室主任刘南云自己先做示范,拆信封时不用手撕,而用一个大头针小心别开,这样便不损坏信封的封囗,翻过边来原样封好,再刻上木质地址印,盖在信封右下方,又可以接着使用。这个作法得到全机关仿效,凑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二次利用旧信封交到行政科统一领发,节省了一大笔办公开支。传达室传达员欧阳灵彩,还利用工余闲时自己做信封,他做的信封上万个,这样,就省了去印刷厂印信封的开支。由是,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养成良好的节俭风尚。有的抓小收入上交做办公费,有的自己挖防空洞节约雇人开支,有的利用字纸上厕所,有的半截材料纸留着用,尽量减少领用数量。后来,有的老干部还把这些好风气传给了下一代。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