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壮 糊口于沿江中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欧阳光宇

    作家老舍40岁时曾写了个自谦而有趣的自传,其中有句话为“及壮,糊口四方”,这话给我的印象深,我没有老舍先生“糊口四方”的本领,但我在及壮之年,曾有九年时间,于工作日,必经株洲的沿江中路。准确地说,我来回走过的,是株洲大桥起始,往北约300米的沿江中路,属于这条路的开端,曾经那块“沿江中路”的路牌,至今印在我脑子里。

    我那时日日经过这个路段,是因为我供职的单位在这条路上,我是基层职员,所以我说我糊口于沿江中路,是为写实,不能等同于老舍先生的自谦。

    从1997年秋天开始,我便时不时步履匆匆地走在沿江中路上,左边是湘江,右边是株洲宾馆、七一路口、株洲市人大机关大院和其所属的仁达宾馆。在一位基层职员眼里,繁华之外,会觉得这在株洲是一条很牛气的路,以往株洲市委的办公楼群,便布在沿江中路68号,株洲宾馆的前身便是株洲市委第一招待所,在株洲大桥尚未修建、河西尚未开发之前,沿江中路开端的300米,无疑是株洲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追溯历史,沿江中路是1971年开始修建的,至1976年始告竣工,今株洲大桥位置至白石港为沿江中路,路长2400米。当时株洲大桥还没有修建,河西的菜农挑菜坐轮渡到河东来卖,停靠的码头就在现株洲大桥附近,而曾经的株洲市委就在沿江中路的东面,面朝湘江,与挑菜上东岸的农民,斜对角线相距也就300多米,可以说是既连接城市决策者的公文包,又连接着河西农民的箩筐扁担,是一条颇具包容性的路。

    我1997年开始打卡沿江中路时,这条路已21岁,是一条成熟、体面的路,虽然株洲市委、市政府已搬往河西,而市人大、市政协却还在这条路上,这条路的政治地位依然很高。与其垂直相交、上坡相连的两条路都很有分量,一条是通往中心广场的路,这条路既连主干道建设路,又连城市枢纽级的十字路口,中间还集结了城建、税务、邮政、电信等委办局,这里的经济指数也是株洲的翘楚,那时在这条路上开打印店的一对小夫妻,赚得盆满钵满,得以在中心广场亮眼的楼盘中买房。还有一条与沿江中路相连的上坡路是七一路,彼时,这里是株洲KTV做得最火的一条路,商业利润和人气指数双佳。

    我匆匆走在沿江中路的那些年,盘桓最多的地方是沿江中路68号,早晨在那个靠北的小卖部买早点,边吃边去上班,中午在机关食堂买盒饭当工作餐,逢晴天还曾坐在食堂旁边的草地上吃盒饭,后来这个食堂改扩建成仁达宾馆,现在那里仍是宾馆,只是换了个名称。

    当时在68号机关大院门口,立有一个较为高大的绿色邮筒,那时候用QQ邮箱发电子邮件尚未普及,我们常将贴好邮票的纸质信件,投进这个邮筒。

    除了沿江中路68号,我的第二盘桓地便是株洲宾馆(现大汉·希尔顿酒店所在地),曾因为单位的会议,我在这里做会务工作,还以这里的雕塑、喷泉、水池为背景留影,又因为这里的花草树木好取景,我那时还领着我的父母来株洲宾馆,以迎春花的花枝做衬景,为父母拍照。

    那会儿我小孩尚年幼,我常用午休时间去芦淞市场买幼儿的衣物和玩具,再拐弯到沿江中路去上班。有一回我手持两个布娃娃,遇到我在电大学财务时的一个男同学,他彼时还是个快乐的单身人士,之前他给我打电话,名义上是问候,实际上是用比较揶揄、比较“毒”的口吻叩问,说你生了小孩之后是不是变成肥婆了?而我在小孩出生不久,根本无暇增肥,因为当时的就业形势也紧张,为了谋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我马不停蹄地奔赴新职。白天上班,晚上哄娃,人都瘦了一圈,但这切不可作为减肥经验,这里面的艰辛也只有自己知道。我与出言较“毒”的男同学在沿江中路上四目相对,我单瘦的样子否定了他的“肥婆说”,但我并不轻松。

    从1997年秋到2007年春,我在沿江中路上经历三十而立、澳门回归、世纪之交、搬家、再搬家,回想起来,那真是我养家糊口的日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