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争妍醉罗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钟志刚

    春风吹拂,春雨浇灌,湘赣边罗霄山脉的杜鹃花争先恐后地爬上枝头。

    革命老区炎陵县东南边陲,罗霄山脉中段、万洋山西侧的云上大院是有名的“杜鹃花之乡”,每年清明前后为赏花佳期。趁这次回乡之机,我迫不及待地冒雨前来一睹为快。

    沿着一条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茶盐古道,我们攀登上海拔1600-1800米的大院山巅,仿佛行走在云端。一路上春雨潇潇,愈加增添浪漫情致。初时,偶见一两株杜鹃花点缀山头,笑脸相迎。待走到浑身微微冒汗时,眼前突然出现万亩野生杜鹃花海。瞧,那绯红、粉白、绛紫的杜鹃花丛丛簇簇,争奇斗妍,绵延数十个山头!

    据说脚下这条古道建于300年前的清代,由一亿多块石头堆砌而成,蜿蜒150公里。历史上它是湘、赣、粤三省的商业通道,主要运输茶叶、食盐、石灰等物资。井冈山革命时期这里是苏区的交通干线、著名的红军路。如今,它已被改造成为旅游打卡、观景赏杜鹃的“网红路”。穿行其中,仿佛走在园林里的曲折回廊,一步一换景,一景一重天——真是观花赏景的绝美幽径!

    满山杜鹃红

    一路走走停停。春雨也有韵脚,有的韵长,有的韵短,嘈嘈切切地弹奏着天籁之音。长长短短的韵脚,落在山谷间,落在春天的嫩叶上,落在盛开的花瓣里……还有那缥缥缈缈,笼罩山间的,分不清是云是雾,她们赤裸脚踝,莲步轻移,在群山之间袅娜起舞,给漫山杜鹃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这里的杜鹃花太令人陶醉了!越往深山走,花丛越稠密,品种也越多!以前我只见过映山红、羊角等品种,觉得杜鹃花不过如此,这次到了云上大院后彻底改变了看法。

    在这里至少可欣赏到20多种杜鹃,有名有姓的如云锦、毛锦、鹿角、羊角、紫薇、猴头、大白、长蕊、岭南、满山红等。尤其是云锦杜鹃,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我不仅第一次见,还是第一次听说她的芳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记载有300多种杜鹃花,云锦杜鹃是其中的佼佼者。“苍干如松柏,花姿若牡丹”,盛开时花大如碗、灿若云霞,名不虚传。

    令人惊艳的是,云锦杜鹃在这里不只一株两株,也不只一亩两亩,原生云锦杜鹃花群落面积足足有2.6万亩,是我国乃至亚洲保存面积最大、自然更新最好的云锦杜鹃花群落,且树龄超过百年的多达5000多株!

    难怪整个云上大院都被香雾弥漫,深吸一口,让人心醉神迷!

    你看那雨中的一树树杜鹃,有的蓓蕾初绽,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有的开得热情奔放、神采奕奕;有的迎风招展,仿佛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还有的在雨水的冲刷之下已花褪残红、落英缤纷……看起来热热闹闹,像是在赶赴一场什么盛会呢?

    我问冒雨在花丛里嘤嘤嗡嗡的蜜蜂和那扇动着各色翅膀的蝴蝶,它们嫌我是凡夫俗子,尾巴一翘就飞走了。我问那潇潇春雨,春雨噼里啪啦,一阵快言快语,像洒豆子一般打在我的伞背上。我又问那柔柔山风,山风轻抚过我的耳际,微微一笑,然后羞涩地跑远了,她们不敢透露杜鹃花们湿漉漉的心事……

    岭上开遍映山红

    千娇百媚的杜鹃花,最易勾起人们的爱怜和情思!唐宋以后的诗人们为她倾注了大量的笔墨和深情。

    白居易先是把它比作花中仙子:“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山石榴寄元九》)后来觉得不过瘾,又把它视为“百花之王”:“煜煜复煌煌,花中无比方……恐合栽金阙,思将献玉皇。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山石榴花十二韵》)

    自从有了“望帝春心托杜鹃”的传说之后,杜鹃花又被笼罩上一片浓得化不开的春愁,即便气度宽广、洒脱豪迈如诗仙李白,也难免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洛阳失守。54岁的李白在流离途中见到杜鹃花,这位离开巴蜀已经整整30年的大诗人不禁想起家乡的名花,触景生情,肝肠寸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

    在罗霄山脉地区,杜鹃花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形象。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如今走在云上大院的红军路上,踏着先辈们留下的足迹,看着眼前花团锦簇,总让人情不自禁地追忆起那段慷慨而又悲壮的历史。

    炎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熊熊燃起。就在脚下云上大院这片红色土地里,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王震、张平化等都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现留存有多处战场、酃县(炎陵县原名)第一届苏维埃工农兵政府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等遗迹及红军标语多处。

    革命时期,英勇的炎陵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先后有3.7万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难怪有人说,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鲜血,将这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染成了壮丽的英雄色彩……

    绵绵春雨,如歌如诉!杜鹃争妍醉罗霄,寄托着后人不尽的追思和崇高的敬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