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好正查看设备数据。 通讯员供图
编者按
3月28日,《科技观察》开辟“创新成果转化年之外国专家在株洲”栏目,市科技局与本报也将持续带领大家走近身边的在株外国专家。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我们的科研人才、外国专家等攻关核心技术,在产品量产的过程中,还或多或少会遇到波折,这些难题,更需要我们的株洲工匠挺身而出。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也将聚焦成果转化一线中的“三尖”人才、外国专家、创新工匠,《科技观察》特开辟“创新工匠在株洲”栏目,看他们拼出的“光”,如何增添转化的“热”。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驰 通讯员/贺莹 黄平芬)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从中车株机一名普通的数控车工成长为高铁工匠,张利好只用了六年时间。现在,他已经成长为转向架事业部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负责人。30岁出头的他,连续4年代表公司参加各级数控加工技能大赛,在国家二类比赛中获得“加工中心一等奖”“数控车工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张利好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株洲市技能大师、株洲工匠年度人物、中国中车“劳动奖章”“高铁工匠”、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科技创新青年奖、中车青年岗位能手、中车技术标兵,中车株机“十佳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勤学自勉,锤炼过硬本领
2010年,张利好成为中车株机公司转向架事业部的一员。为了学好技术,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到设备边观察,围着老师傅请教,很快就熟悉了数控系统的编程和操作,弄懂了班组数控机床的结构性能,精通了加工各个工序的操作与编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技能水平。
2017年,张利好考证期间,白天上班,晚上跟着高级技师学习实践操作,回家看书做题,一次性通过了所有考核,顺利拿到技师证书。目前,张利好已是公司为数不多考取数控车和数控加工中心双高级技师的技能大咖。
困难越大,越能燃起张利好的激情和干劲。有一次班组同事在加工产品时出现差错,他下决心要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避免再出现同样差错。通过仔细分析,张利好发现加工过程中,是刀具刀刃角度的因素导致刀具折断。于是,他查阅大量资料,在原有刀具上优化修磨角度,消除了质量隐患。以此为基础,他完成了《避免麻花钻折断改善提案》《取折断麻花钻操作法》。目前,此操作法在生产现场得到了推广运用。
攻坚克难,解决现场难题
十多年来,张利好兢兢业业,不断钻研工艺,通过技能技术创新,让工作更加高效,让产品更加高质。
2018年,中车株机建设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期间,装备了两台双滑枕数控立车和两台双滑枕数控立式车铣中心。
“新线越早调试好,我们的生产效率就能越早提高。”张利好主动请缨,一头扎进新设备的调试。
张利好牢记30多个产品尺寸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协助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每一个参数设置、每一个数据量值,比原计划提早2个月完成各型机车、动车组、地铁车型的产品试制,为智能制造产线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做人踏实可靠,做事严谨细致”,这是身边同事对张利好的一致认可。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止于此。他刻苦钻研数控技术,热衷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近年来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完成技术攻关8项、QC攻关3项、推广先进操作法4项,精益改善多达80余项,在关键性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
传师授艺,引领技术突破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利好以点带面,积极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进步,毫无保留地做好传、帮、带工作,辅导培养数控车工技师、加工中心技师和高级技师累计30名,其中高级工12名,为推动公司技能人才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多次受邀在“金粉课堂”和“中工云课堂”网络直播平台授课,收听人数达10万余人次。
2020年6月,一设备关键零部件损坏,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生产线一度停工。他带领技师队伍在没有设计图纸、没有加工参数、没有设计程序参考的情况下,凭借团队积累的经验,共同完成了尺寸测绘、建模编程等相关准备工作。利用现有的加工设备,经过工艺验证与维修人员精心调校后,一件大家认为难以加工出来的异型零件被加工出来。直到今天,谈到张利好制作的这个异型零件,大家仍交口称赞。
精湛的数控技艺、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张利好在同事心中赢得了“大师”的称号。但在张利好眼中,真正的大师应该还要拥有坚韧顽强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
从默默无闻的新手学徒成长为赫赫有名的“工匠人物”,从刚入司的“技术新手”蝶变为“数控技术大咖”……面对诸多荣誉,张利好从不自满,依旧耐心专注、坚守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