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通讯员/刘源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教授来株调研,为我市医改工作“把脉”。
从2009年启动医改,到2017年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至今医改已进入第15年。作为全国首批17个试点城市之一,株洲因其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度被誉为“医改先锋”。
当医改步入深水区,株洲遭遇何种瓶颈?怎样掐准关键点,涉水突围?
【成效】连下“猛药”,突破利益藩篱
株洲医改成效如何?百姓心中有本账。
“现在只要5000元左右就能做手术,比过去省了一大笔钱,我赶上了好政策。”几天前,在市中心医院关节与运动学科,李阿姨接受了膝关节置换手术。
李阿姨患有膝关节炎12年,走路受影响。几年前,医生曾建议其置换关节,但昂贵的费用让她不得不选择保守治疗。
前段时间,得知人工关节带量集中采购早已落地株洲,患者使用相关医用耗材将节约费用80%左右,她赶来享受这波“福利”。
医改之难,难在突破利益藩篱。如何攻破难点,株洲连下“猛药”。
关键一点是全面推进“三医”协同发展。2019年,株洲在全省率先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及相关配套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启动取消耗材加成改革。2022年牵头组建药品带量采购“五市联盟”,同时组建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八市联盟”,株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非省会城市。
将药品价格降下来的同时,株洲也在提升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例如,出台《株洲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多地突破了医务人员薪酬不得超过医院业务总收入一定比例的“天花板”,为基层医务人员“加薪”。
花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身上的钱,最终都为老百姓看病减轻了负担。据统计,株洲公立医院药占比、人均医疗费用都较医改前明显下降。
【瓶颈】医疗体系重构、制度建设困难重重
15年间,株洲已悄然步入医改深水区。意气风发的同时,实则也遭遇困难重重。
比如分级诊疗建设与预期存在差距。尽管目前株洲规划了“1个市级医疗中心,4个区域医疗中心,5个县域医疗中心”和“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卫康室,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机构布局,形成了居民步行15分钟健康服务圈,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有待优化。
“一些城市公立医院迫于生存压力‘不愿放’患者,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弱且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接不住’,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未实现互联互通,分级诊疗仍有不少堵点。”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也是一大难题。在王虎峰教授来株调研的座谈会上,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我市的集采面不够广,联动配套改革还未到位,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改革还未达到“腾笼换鸟”的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品种缺乏,用药得不到完全保障。
当然,株洲医疗体系的重构也是步履维艰。我市医疗机构现状复杂,城区医疗资源呈现“头重脚轻”的现象。具体而言,目前,城区全部为三级公立医院,无一家二级综合公立医院,社区医院仅1家,医疗资源呈现“倒三角”形。
若要重构体系,势必牵涉市区两级不同层级的行政管理体制,且重构过程中需打破人、财、物等资源管理壁垒,重构后责、权、利分担复杂,难以做到平衡。
【探路】
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着力中医药事业发展
作为“医改先锋”,株洲如何涉水突围,为全国医改提供可资借鉴的破题路径?株洲在不断摸索,似乎也找对了一些路子。
“我们这里很偏远,去趟大医院很麻烦,如今却能在家门口找名医看病。”自从有了“健康集市”医疗团队,家住炎陵县鹿原镇的张大爷觉得自己多了份安心。
早在2016年,市中心医院就与炎陵县人民医院“牵手”,组建紧密型医共体,通过技术扶持、品牌输出、人才培养、合作管理等方式,为炎陵县人民医院“输血”。
“我们将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突破点,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新格局。”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市区三级公立医院将加快与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医共体,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计划到今年底,实现100%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层就诊人次占比明显提高。
这几天,我市的中医药改革也是动作频频。3月28日,株洲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同天,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上,还特意组建了一个“智库”,由24名专家组成,涵盖医疗、教学、产业、政策法规、管理等领域,他们将为我市中医药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这些无一不指向:加快推进中医药示范区先导区建设将成为株洲深化医改的又一重要抓手。
具体怎么做?株洲思路明晰:抓好产业融合发展,做大炎帝神农品牌,让炎帝神农中医药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抓好基层中医药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当然,其他攻坚行动也在继续。比如,深化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深化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推进落实带量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激励机制,引导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规范用药;进一步健全家庭医生制度,以加强慢病、医疗康复等管理为切入点,全面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
爬坡过坎需要智慧,需要毅力,更需要信心。在医改这场持久战中,我们相信,株洲能始终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