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伯伯”成长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晓静

    人物简介

    杨剑:株洲市石峰区第二幼儿园支部书记兼园长,株洲市“双名计划”“杨剑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株洲市学前教育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参与、主持湖南省、株洲市多个课题研究。

    “园长伯伯,早上好!”春日清晨的阳光柔和而美好,石峰区第二幼儿园里,孩子们或精神抖擞地运动,或兴致勃勃地游戏,看到“园长伯伯”杨剑,甜甜的问好声络绎不绝。

    这是杨剑从事幼教工作9年来一个普通的早晨,幼儿园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在这里,他始终保持着年轻的热忱,兢兢业业地用真心、爱心、耐心呵护着一颗颗童心。

    “半路出家”的“孩子王”

    别看杨剑现在是“孩子王”,但对于幼教行业其实是“半路出家”,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小学。

    原来,1997年毕业于师范院校的他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株洲电力机车厂子弟二小(后更名为株洲市九方小学)录取,之后的20多个春秋,他如一棵白杨,扎根在九方小学,尽情吸收教书育人的养分。

    教师、教研组长、团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副校长……这些年来,每次面临工作调动,他总是说:“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2016年11月,杨剑调任石峰区第二幼儿园担任园长,接手石峰二幼的创建工作。

    都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小学和幼儿园都属于教育行业,但是专业知识却是天差地别。为了尽快适应幼儿教育工作,他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学习,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不管是市级培训还是省级培训又或者是国家级培训,总有杨剑的身影。他说自己必须要重新成为一株小苗,在幼教的沃土上落地、生根、发芽。

    “变换的是教育岗位,不变的是教育初心与梦想。”凭着一股韧劲,杨剑将自己过去在体育、数学、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从事教学工作时的“十八般本领”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迅速打开局面。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初次接触到“自然教育”,来源于卢梭的《爱弥儿》。当时,令杨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自此,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就在杨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之后,窦桂梅校长的“让孩子站在学校正中央”理念,让他对“儿童本位”和“因材施教”拥有更深刻的理解。

    开园时,杨剑把“自然”放到到了办园理念的第一位,成为幼儿园所有工作的准则及指引。

    在他眼里,“自然教育”有几个方面。面向幼儿,要尊重规律,教育自然;面向教师,要和谐发展,管理自然;面向园所,则要生机蓬勃,文化自然。

    他坚持“幼儿首位”“终生教育”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

    杨剑说,教育从来都是“慢教育”,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一个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才能让教师有归属感,才容易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因此,他执行“双线”(“红线+底线”)“双轨”的弹性管理模式,在“双线”之上给予教职工充分的自由空间,利用“双轨”制的绩效工资去鼓励和引导教师的创新、教研能力的发展。7年来,石峰二幼教师队伍异常的稳定,教师流失率极低,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得到充分释放,教师学历由大专占比30%提升到80%。仅2022年一年,教师个人教研省级获奖人数25人次、市级获奖人数15人次、区级获奖人数23人次。

    “这是我所期望的最美好幼儿园的样子,也是我为之奋斗的目标。”杨剑说,一旦自然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那么,拥有这样教师和幼儿的幼儿园也将迸发出勃勃生机,园所未来发展可期。

    幼教就是爱的事业

    就这样,从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园长,杨剑躬身践履“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想与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他迎难而上,带着老师们从头干起通过调研、学习、评估,分析出幼儿园所处生态环境的利弊,制定出幼儿园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短期计划。

    如今,坚持自然教育理念办学的石峰二幼已迅速成长为该区首屈一指、省市知名的优秀公办幼儿园。

    2021年,该园被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确定为株洲首批教育改革“项目园”、湖南省活动游戏化试点园、幼小衔接试点园。2022年评为湖南省幼小衔接试点先进单位,同年被评为株洲市教育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

    “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就是我们不断钻研和进取的动力。幼教早已从职业变成事业,成了我一生的热爱与执着。”未来,杨剑将继续带领团队以恒心坚守初心,以真心奉献爱心,努力奔赴幼教事业的星辰大海。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