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如)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近日,天元区三门镇黄田村,香椿大棚里,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正在采摘一枝枝嫩芽。
装篮、上秤。在黄田村党总支书记何任奇眼里,这是黄金一般的树叶:“我们种的是红油香椿,现在是80元一斤,过年的时候,价格还高一些。”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多番考察之后,黄田村引进10万株红油香椿树苗,开垦土地,建成100亩香椿基地。依托村里原生态优势,发动村民种植香椿。
前年开始,100亩香椿基地迎来盛产期,嫩红的红油香椿伫立枝头,微风拂过,香味馋得人想流口水。“最先种下的那些香椿苗,亩产值能达到4万元左右。”何任奇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2018年当选黄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何任奇就一直在琢磨怎样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因为敢于“吃螃蟹”,他收获了一个外号“何大胆”。
为了进一步提高香椿产量和效益,他又有萌生出一个“大胆”的主意:新增4个香椿大棚,让香椿提早上市,在过年的时候,市民就能吃到鲜嫩的香椿,进一步做强香椿产业。何任奇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今年预计能新增村集体经济8万元左右。”
香椿富村,也富民。香椿基地需要人工除草、剪枝、移栽,采摘,吸引了几十名村民在这里做事。村里8名有劳动力的困难群众,也在基地干活。得益于香椿的发展,他们的生活一年好过一年。